10月30号上午,中美高层峰会在韩国如期举行。整场会谈持续了差不多100分钟,比原计划的3个小时缩短了一半。虽说如此,从会后特朗普的表态来看,这次会晤的内容其实很“到位”。
特朗普在会后接受采访时,显得很满意。他说这是一场“非常好的会议”,并强调双方在多个议题上取得了“实质进展”。会谈虽然短,但气氛并不僵,反而像是提前“达成了目标”,该谈的都谈完了。
当然,以特朗普的风格,他的话是不可全信的,我们还需要观察时候中美双方的动作。
![]()
另外有一个点也值得关注,会晤一结束,特朗普就立刻前往机场,登上空军一号返回美国。按理说,他本来是接着韩国的亚太经合组织,也就是APEC峰会日程来的。中方高层留在韩国继续出席峰会,但特朗普却直接掉头离开,这就让人想问,他为什么不参加APEC峰会?
说实话,特朗普的决定并不突然。对于他来说,多边会议从来不是重点。特朗普上任以来就明确表示,他更喜欢双边谈判。他认为那样更“直接”,能快速拿到结果。多边框架在他看来,效率太低,还容易被其他国家牵着走。
这次中美峰会,就是典型的“特朗普式外交”。他要的,不是礼节性的握手,而是能立刻见效的成果。比如这次,他在离开前特别提到,稀土争端“已经解决”,还暗示美中可能很快会签署一份新的贸易协议。
换句话说,特朗普此行的“核心议程”已经完成:缓和贸易摩擦、推动美中稀土合作、在峰会前抢占舆论主动权。剩下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对他来说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
而且别忘了,特朗普现在的重心其实在国内。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经济形势吃紧,股市波动频繁。他需要回国,展示自己在外交上拿到了“成果”,为选举加分。
特朗普的这种“快节奏外交”,其实早有迹象。还记得他当年上任后,第一件大事就是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那次退出,几乎宣告美国放弃多边贸易框架,全面回归“美国优先”的路线。而现在,他不参加APEC,其实是这一逻辑的延续。
在他看来,美国不需要通过多边组织来维持影响力。只要能单独拿下关键国家,比如中国、日本、韩国,效果反而更直接。特朗普一直认为,美国应该“主导”议题,而不是被动参与。
但问题是,这样的做法虽然简单粗暴,却会带来连锁反应。对盟友来说,特朗普的缺席是一种信号:美国不再愿意承担“领导者”的责任。
![]()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的离场,也让他这次亚洲行的成果“打了折扣”。虽然中美峰会看似顺利,但外界很快就会注意到:特朗普在亚洲只和少数国家谈了双边,没有提出新的区域战略。
这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的“存在感”正在下降。以前,美国会通过APEC、东盟等平台来展示影响力;现在,特朗普的缺席让这种象征性的存在都在削弱。
对中国来说,这反而是一种机会。因为当美国退出多边框架时,中国恰恰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提出自己的合作倡议,强化自身在亚太的主导地位。
所以综合来看,这次100分钟的中美峰会,是一场典型的“特朗普风格外交”——快速、直接、结果导向。但同时,也显露出美国在亚太布局的疲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