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军对美防长亮明底线!台湾问题无退让空间,中美军事对话释放哪些关键信号?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中美防在在马来西亚谈了什么?为何两国元首在韩国会晤没谈?双方达成哪些共识?还有分歧有待解决?
10月31日,在马来西亚,我们的国防部长董军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第12届东盟防长扩大会期间举行会谈。
那么这场备受关注的对话,传递出中美军事关系的哪些关键信息?
一、董军与美防长谈了什么?有三大核心议题
1. 落实元首共识,稳定两军关系。两国元首刚刚在韩国会晤达成的战略指引,要求两国防务部门以实际行动推动“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怎么去细化落实?
一个是高层战略沟通示范,恢复并深化国防部工作会晤、海上军事安全磋商等机制;
另一个是政策层增信释疑:通过热线、备忘录等方式明确双方意图,减少误判风险;
再一个就是一线官兵良性互动:如军事院校、智库等开展联合研究、学术交流:如中美曾共同参与“环太平洋”多国军演中的人道主义救援与减灾科目,演练海上搜救、医疗援助等协作任务;如定期组织中美基层军官互访,开展战术经验分享、军营开放日等活动;如在维和、反海盗等领域,交流技术经验,提升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如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中美军队通过协调物资支援、救援信息共享等方式开展人道主义合作。
通过这些方式,构建“平等尊重、和平共处、稳定正向”的两军关系,支撑中美关系平稳发展。
2. 亮明历史大势与美方责任
我们得核心立场是台海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但坚决维护安全利益。
对美警告是 要求美方“谨言慎行”,旗帜鲜明反对“台独”;警示美方对“侵权挑衅行为”我们有充分实力应对;强调美方需将“不遏制中国、不寻求冲突”的表态转化为行动。
3. 加强地区与全球安全合作
反恐与跨国安全威胁:双方重申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组织上的共同利益,探讨情报共享、联合反恐演练等合作机制。
海上安全与危机管控:强调遵守国际法,避免海上军事行动中的误判和冲突;讨论建立更透明的海上沟通规则,减少南海、台海等敏感海域的摩擦风险。
人道主义救援与减灾:同意加强在自然灾害应对、人道主义援助领域的合作,例如联合救灾演练、物资共享等。
新兴领域安全:提及太空、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安全风险,探索建立规则防止技术滥用引发冲突。
其他地区热:涉及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等,中方重申劝和促谈立场,强调反对单边制裁和阵营对抗。
二、为双方元首韩国会晤未谈台湾问题?背后有何深意?
首先是,战略优先级差异。两国元首会聚焦“稳定中美关系大局”,优先解决经贸、全球治理等紧迫议题,避免台湾问题干扰整体氛围。
其次是议题分层管理。台湾问题作为“红线议题”,更适合由防务部门在专业层面明确传递底线,避免高层直接对抗。
再次,中方策略考量。通过防长会谈精准施压,既维护主权立场,又为高层对话保留回旋空间,体现“斗而不破”的外交智慧。
三、双方达成哪些合作认同?务实与分歧并存
明确共识:
1. 建立多层次沟通机制:从高层到一线官兵、从政策层到学界,拓展交流渠道,减少误判风险。
2. 推动两军关系“稳定正向”:共同探索“不冲突、不对抗”的相处模式,为地区和平注入正能量。
3. 管控分歧的意愿。双方同意就敏感问题保持沟通(如海上安全、危机预防)。
具体合作领域:确认在反恐、人道主义救援、核不扩散等议题上推进务实合作。
️ 未解决的分歧:
台湾问题、军事技术竞争等核心矛盾仍存,需后续行动验证美方诚意。
台湾问题不容任何妥协,而中美两军关系的未来,取决于美方能否真正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地区和平的稳定,需要双方同向而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