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亦师亦友 爱心深耕
入轨教育
真心搭建沟通桥梁
爱心深耕德育沃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亦为成长路上的点灯人。在我校有这样一群班主任——他们以耐心护航初始成长,以真心搭建沟通桥梁,以爱心深耕德育沃土。本期优秀班主任风采展,让我们走进两位老师的教育日常,感受“亦师亦友、爱岗敬业”的育人温度。
李思梦
![]()
李思梦,现担任高一年级9班班主任,在职期间,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高一新生适应期,是孩子们从懵懂少年迈向成长新阶段的关键渡口,我多一分坚守,他们就少一分迷茫。”这是李思梦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帮助新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快速融入高中校园生活,她全身心扎根校园,用日复一日的陪伴与付出,成为新生心中最可靠的“指南针”。清晨的校园还笼罩在薄雾中,当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李老师的身影已出现在宿舍楼内。她深知,规律的作息是新生适应高中节奏的第一步。夜幕降临,宿舍楼道渐渐热闹起来,李老师的查宿工作也随之展开。这不仅是简单的安全巡查,更是她与学生深度沟通、答疑解惑的黄金时间。面对部分学生因作息调整、内务整理而产生的焦虑,她像大姐姐一样倾听大家的烦恼。
![]()
![]()
![]()
![]()
![]()
李老师深知高一不仅是环境适应的过渡期,更是学习节奏与心态调整的关键期,她用巧思与温度为学生搭建成长阶梯。为了让新生快速找准学习方向,她精心设计“高一学习规划工作坊”,把碎片化的时光打造成干货满满的微班会;为了实时捕捉学生的身心变化,她创新建立“成长动态档案”,用耐心倾听代替严厉批评,让每个迷茫的心灵都能得到温柔指引。“成长动态档案”里没有冰冷的分数排名,而是详细记录着每个学生的课堂状态、作业完成情况、情绪变化甚至偶尔的小烦恼。
面对不同的情况,李老师总能精准疏导:为焦虑的学生制定阶段性小目标,帮他们逐步建立信心;为有矛盾的学生搭建沟通桥梁,化解彼此的隔阂;为缺乏兴趣的学生挖掘学科亮点,激发学习动力。
吴县琪
![]()
吴县琪,现担任初一年级3班班主任,任职期间,获得双师型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吴老师说:“每年九月,当秋风初起,新一批孩子怯生生地踏进校园,那是我一年中最柔软也最牵挂的季节。开学当天,我的班里有个男孩拖着行李站在宿舍门口,眼神里满是茫然。那一瞬间,我仿佛看见多年前第一次站上讲台的自己。”于是连续两周,吴老师成了教学楼最后熄灭的那盏灯——帮不会叠被子的孩子把被角抚平、听想家的孩子絮絮诉说、把收集到的各种“情报”都细细写进《新生适应手册》里。
![]()
![]()
![]()
![]()
教育的温度,其实都藏在那些不被察觉的角落里。吴老师说:“小佳是个留守儿童,我在她的成长档案里记着‘9月3日主动举手一次’‘月考作文用了两个很美的比喻’‘内务整理得了满分’等等。中秋节我去她家里家访时,陪着她给父母打视频电话,看她拿着月饼对着镜头笑出两个梨涡,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还有那个总是低着头的男生,直到某天课后才哽咽着向我说出家里的变故。从那天起,每周二傍晚的办公室都会有我们的身影,我们有时讲题、有时聊天、有时什么也不说,就静静看着窗外的晚霞。某天上课,当他终于重新抬起清澈的眼睛望向黑板时,那一刻,胜过所有鲜花与掌声。”
一盏灯,照亮一段路;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班主任们用点滴付出诠释爱岗敬业,用扎实行动落实立德树人,用平等沟通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下一期,更多优秀班主任风采即将上线,让我们共同期待,见证教育的力量与温度。
获取更多资讯
编辑|李晨辉
审核|张孝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