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日,波特兰开拓者队官方宣布,将中国小将杨瀚森下放至发展联盟下属的撕裂之城混音队进行训练。这位今年NBA选秀大会的首轮16号秀,在新赛季仅仅打了四五场比赛后,便暂时告别了篮球最高殿堂。
开拓者随队记者丹尼-马朗坦言:“若杨瀚森之后在开拓者的出场时间有限,那么他本赛季将在两支球队之间频繁往返。”球队为杨瀚森设定的首赛季主要目标是 “适应并感到舒适”。
![]()
01 两个不可思议:发展联盟之旅背后的真相
杨瀚森的被下放,首先揭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他在开拓者队的地位如此边缘。
在代表开拓者出战的有限比赛中,杨瀚森场均仅获得3到5分钟的出场时间,角色被媒体形容为“吉祥物”。更让人惊讶的是,即使在球队主力中锋克林格受伤离场时,主教练斯普利特也没有给杨瀚森更多机会。
![]()
第二个不可思议之处在于,开拓者对杨瀚森的培养计划竟然如此灵活。
按照开拓者博主“yovic_”的分析:“这个决定不只和球员定位有关,也很大程度取决于教练的性格和带队理念。”
有的教练喜欢让新人留在球队体系里合练,也有教练更愿意让球员去发展联盟打比赛锻炼。从开拓者官方透露的信息看,杨瀚森很可能在NBA和发展联盟之间频繁往返,这种两头跑的方式虽辛苦,却也可能成为他成长的独特路径。
![]()
02 三个不争事实:严峻处境下的现实抉择
面对杨瀚森的被下放,我们必须承认三个不争的事实。
首先,杨瀚森在开拓者确实面临着激烈的内线竞争。随着罗威伤愈复出并被下放至发展联盟寻找状态,再加上队友杜普-里斯在对阵爵士队时扮演“奇兵”角色,命中3记三分,杨瀚森的出场时间被压缩到近乎于零。
在11月1日开拓者对阵掘金的比赛中,杨瀚森甚至没有获得任何上场时间,这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
从实战表现看,杨瀚森尚未做好担任NBA轮换角色的准备。开拓者记者德怀特-杰伊恩斯直言:“罗伯特-威廉姆斯需要担任替补中锋,杨瀚森目前尚未做好担任该角色的准备。”
媒体人“麦穗丰”也指出,杨瀚森在场上表现出的准备不足“对于NBA板凳球员来说是大忌”。
![]()
第三,发展联盟的磨练对杨瀚森来说反而是更好选择。在北京青年报的报道中,外界普遍认为一旦罗威复出,杨瀚森被下放至发展联盟去锻炼将是“大概率的事情”。
一方面,杨瀚森在发展联盟的战术地位会大幅提升,获得更多上场时间;另一方面,发展联盟球队与NBA球队在技战术打法、位置要求等多方面保持一致,能帮助杨瀚森更快熟悉球队打法。
![]()
基于杨瀚森被下放至发展联盟的情况,我认为这反映出三个现实:
第一,NBA竞争环境确实残酷,新秀适应周期被极度压缩。杨瀚森作为首轮16顺位,仍难逃被下放的命运,说明中国球员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
第二,发展联盟经历并非失败,而是必要过程。许多全明星球员都曾走过这条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提升自己。
第三,中国球员登陆NBA需要更多耐心。与其期待即时成功,不如接受循序渐进的成长路径。杨瀚森若能把握发展联盟的锻炼机会,反而可能获得更扎实的进步。
这一决策对球员长期发展利大于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