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会谈刚结束,德国态度突变,柏林果断换掉外长,荷兰却成了最大笑话
釜山会谈一落幕,全球棋局瞬间洗牌。
中美达成休战协议,表面握手言和背后,实则暗藏刀锋,每一则条款都牵动着全球供应链的神经。
美国罕见让步,取消10%芬太尼关税,暂停24%对等关税一年,连“穿透性规则”这把悬在中国企业头顶的冷枪也暂时收起,连调查都按下暂停键。
中国同步撤回反制,农产品贸易重新敞开——这哪是简单的停火?
根本就是一场高手对弈,步步惊心。
贸易战打了七年,中国没白熬。
产业链全面升级,科技自主、制造突围、贸易重组。
稀土不再只是土,从开采到高端磁材全链条自主,电动車、风电、军工,谁离得开?
全球九成高性能钕铁硼磁体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的矿不运来加工,就跟普通石头没两样。
美国想靠加税施压,结果自己先被通胀压得喘不过气——货架空荡荡,农民骂声不断,中国转头就把大豆订单甩给巴西。
七月,巴西大豆出口飙到1045万吨,美国粮仓却堆成山。
欧洲这边彻底坐不住了。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硬把台海与欧洲安全挂钩,结果中方连会谈都没安排,让他在柏林干着急。
![]()
默茨政府火速换人,副总理兼财长克林拜尔临时顶班,急着修补对华关系——毕竟德国汽车、机械、化工,利润大头全在中国,谁会和钱过不去?
但光换人有用吗?
未必。
中方态度很明确:台海问题是底线,没得商量。
德国得先摆正立场,再谈合作。
真正的考验,是能不能摆脱美国影响,回归理性务实。
欧盟内部也吵翻了天。
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先前放话,说什么“俄乌不能停战才符合中国利益”,结果被现实狠狠打脸——中国始终主张和平,中美休战后还联手推动停火。
法、意等国直接批评她“破坏团结”,内部矛盾一触即发。
最滑稽的还属荷兰。
![]()
跟着美国搞“穿透性政策”,强抢安世半导体工厂,还以为捡到宝,结果接到个烫手山芋。
中国反制迅雷不及掩耳,安世中国断供芯片,全球车厂直接停摆——本田、丰田、现代、大众在墨西哥的生产线全瘫了。
原因简单:全球80%芯片封装测试都在中国完成。
荷兰政府慌得甩锅,可没人敢接这“定时炸弹”。
闻讯科技直接放话:谁接手,就断谁。
荷兰这波操作,简直给全世界上了一堂“供应链现实课”。
这根供应链的绳子,早就紧紧拴在世界经济的脖子上。
西方曾以为靠技术封锁、关税壁垒就能掐住别人命脉,如今中国反制更精准、更致命——没有中国的稀土、芯片、光伏,全球汽车和电子产业都得停摆。
美国这次让步,也不是彻底认输。
科技封锁的口子并没松,高端设备照样限流。
![]()
但中国在成熟制程上已一骑绝尘,全球60%的28纳米以上芯片产能握在手中。
美国喊制造业回流十年,工厂却没见几个。
越南、印度、墨西哥?
产能技术差太远,根本接不住。
德国态度急转,背后其实是生存焦虑。
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经济几乎停滞,再丢了中国市场,默茨政府明年日子怎么过?
新外长克林拜尔嘴上说着“务实合作”,可台海问题不纠偏,中方照样冷脸相对——原则问题,没得谈。
荷兰那边,国际车企纷纷追问安世何时恢复供货,中方只回一句:“等荷兰政府拿出诚意”。
这话传到海牙,官员们一夜没合眼,政府、企业、安全机构互相甩锅,再没人敢随便听美国指挥。
这一切背后,是全球供应链权力的悄然转移。
![]()
西方曾握紧“技术优势”当权杖,如今中国不仅能造,还能创——华为麒麟芯片回归、中芯国际量产7纳米、长江存储打进苹果供应链。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反而越打越强。
总有人觉得,只有高端技术才是话语权。
但现实是,真正的权力在于——谁能保证产业链转得起来。
新能源、锂电池、光伏,中国市场份额和产能,已是全球能源转型不可或缺的一环。
欧美要实现碳中和,根本绕不开中国。
欧盟内部分歧越来越明显:法国要战略自主,意大利拼命对华出口,西班牙呼吁别硬碰硬。
卡拉斯那套意识形态论调,正被边缘化。
欧洲能不能形成统一务实的对华策略,考验的是自己的智慧。
中美暂时休战,全球都在看。
![]()
美国会不会在科技上松口?
德国能不能守住一中原则?
荷兰会不会归还安世?
这些问号背后,是一场更深远的博弈。
中国早已不是被动接招的那一方,七年磨一剑,护城河已深。
欧美愿不愿意正视现实,将决定——最后谁能笑着收场。
这场大戏,才刚拉开序幕。
#热点观察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