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邻居老周聊天,他说父亲刚走没俩月,姑姑的态度就180度大转弯。老人在时,姑姑总拎箱牛奶来蹭饭,还时不时“借”点钱;结果父亲葬礼上,姑姑先问遗嘱,发现老周是唯一继承人,当场甩脸子,之后再也没登过门。
 ![]()
这事儿让我想起老话:“父母在,家就在;父母走,亲戚散。”不是说亲情薄,是有些亲戚本就靠父母这根绳拴着,绳断了,该散就得散,尤其是这6种。
我同事大周也遇过糟心事儿,他有个舅舅,平时微信里跟死了似的,从不说话。去年舅舅突然找他,张口就借五万买房,大周心善给借了。后来大周孩子要上学,想托当老师的舅妈问问政策,舅妈就说句“在开会”,之后再也没下文。这种平时不吭声、开口就麻烦人的“隐身人”亲戚,真没必要来往。
还有我姨奶奶,以前家庭聚会总爱挤兑人。我表姐买房,她就说“小心烂尾楼”;我表哥升职,她又嘀咕“领导怕不是瞎了”。后来全家都默契不请她,图个清静——跟见不得你好的人凑一起,纯属给自己添堵。
朋友李姐更惨,都四十多了,小姨还总管着她。换工作说“别折腾”,孩子学画画说“没出息”,连穿件新衣服都被说“不成体统”。直到李姐父亲去世,她才敢说:“我不是木偶,得为自己活。”
其实不是要大家六亲不认,那些父母在时就雪中送炭的亲戚,更该好好走下去。但像老周姑姑那样的利益客、大周舅舅那样的隐身人,真没必要硬凑。
父母走了,我们更该明白:亲情是暖人的,不是累人的。把时间留给值得的人,比硬撑着维系假亲情强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