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上,一名女乘客从卫生间返回铺位时,发现铺位被一名外籍乘客占用。由于语言沟通不畅,也怕有冲突,她选择了沉默和退让。事后,她将这段经历发布到网上,有人理解她的顾虑,也有人怪她过于软弱。昨日,12306客服也及时作出回应:遇到占座或票务纠纷时,旅客“无需妥协”,应第一时间联系列车工作人员或乘警处理。
无需妥协,为女乘客撑腰。规则面前,不分国籍,理应人人平等。一张车票对应一个铺位,这是铁路运输保障每一位旅客权益的底线准则,不会因为乘客的身份地位而倾斜。外籍乘客的身份,不能成为突破规则的通行证。
中国人有好客传统,热情待客、谦逊礼让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过去,涉外交流相对较少,我们习惯将外籍人士列为“外宾”,社会活动或公共场所中时时给予超常待遇。这份心意固然真诚,却也逐渐形成了“区别对待”的习惯。时移世易,如今的中国早已是开放的舞台,外籍人士来华出差、留学、旅游、定居日益普遍,他们不再是短暂停留的“稀客”,而是深度参与中国社会生活的“常客”。“好客”,不妨从过度迁就转向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一视同仁,是法治社会最大的礼貌。我们对待同胞时,能坦然拒绝不合理要求,不必为正常维权而过度自责;对待生活在中国的外籍人士,也应秉持同样的逻辑。
中国开放的大门是越打越开了,免签政策扩容了,求学就业都更便利化了越来越多外籍人士选择在此扎根。而融入的前提,必然是遵守所在国的规则。这不是对外籍人士的苛求,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准则。清晰的规则、平等的执行,既能让外籍人士明确“边界”、更快融入,也能让中国旅客不必在“好客”的道德绑架中委屈自己。
(评论员秦孟婷)
【罗田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