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锂电池板块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行业呈现“整体向好、结构分化”的鲜明特征。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A股31家锂电池上市公司营收合计达5168.87亿元,同比增长14.24%;净利润合计592.8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9.23%,超九成企业实现盈利,储能业务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
![]()
龙头企业中,宁德时代继续稳居行业榜首,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幅36.20%。第三季度单季表现更为亮眼,营收1041.86亿元、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0%和41.21%,单季净利率攀升至17.8%的历史新高。业绩增长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控制,其三季度动力、储能合计出货量接近180GWh,储能占比约20%,海外出口占两成,山东济宁等储能基地扩建正加速推进。
![]()
储能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板块最大亮点。亿纬锂能前三季度储能电池出货48.41GWh,同比增长35.51%,出货量绝对值首次超过动力电池的34.59GWh,成为营收第一驱动力。受益于此,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激增140.16%,创历史单季营收新高。阳光电源储能业务表现同样突出,前三季度营收占比攀升至45%,第三季度储能系统出货9GWh,技术领先的PowerTitan系统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板块内部分化态势显著。国轩高科、科力远等企业实现业绩爆发,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大增514.35%和539.97%。国轩高科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更是超14倍,除业务规模扩大外,所持奇瑞汽车股份公允价值变动贡献显著,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84.7%远超行业均值。而孚能科技等3家企业则陷入亏损,其中孚能科技营收同比下降28.74%,净亏损扩大至3.85亿元。
行业景气度背后,多重因素形成支撑。长城证券指出,新能源汽车“反内卷”政策推动9月产销高增,叠加AI驱动的储能需求爆发,成为行业增长双引擎。原材料价格企稳也缓解了成本压力,锂价稳定在12-15万元/吨,钴价回升至38-42万元/吨,多数企业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6-8个百分点。同时,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打开新空间,1-10月国内装车量同比暴涨350%,带动上游材料企业业绩修复。
对于行业前景,机构普遍看好储能与技术升级带来的机遇。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同比增长超50%,而固态电池量产进程加速将进一步重构行业竞争格局。不过,部分企业面临的产能利用率不足、盈利修复乏力等问题,仍需通过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破解。
免责声明:本号原创文章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内容仅供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网络及公开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