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编辑丨DL
抢完中国企业之后,荷兰直接不装了,承认了自己的强盗行为,但也十分明确,哪怕走上这条路是无奈之举,也要坚持易错到底。
然而,面对安世中国立下的规矩,欧洲车系直接选择排队求中国签字,这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现象,安世位于荷兰的总部被彻底无视了。
那么,此时荷兰官员突然想要示弱,中方会惯着吗?这背后到底是不是真的无奈?
![]()
事发于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祭出了古老的《物品供应法》,他们挥舞着法律大棒,目标明确,就是要夺取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但这番操作,与其说是为了本国利益,不如说更像是在配合一场早已写好的剧本。
这一切都被包装在“国家安全”和防止技术“被窃取”的宏大叙事之下,但拨开迷雾,真相的轮廓却指向了大洋彼岸。早在6月,美国官员就找到了荷兰外务省,明确提出了一个条件:想获得美国的制裁豁免,就必须换掉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CEO。
![]()
时间快进到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升级了规则,将“实体清单”的打击范围扩大到了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就在这道禁令生效的第二天,荷兰方面立刻采取了行动。
这种紧密的时间衔接,让所谓的“独立判断”听起来像个笑话,中国商务部的发言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霸道规则才是这场风暴的策源地。
![]()
在短短7天之内,一场教科书式的“法庭政变”上演了。这在欧洲通常需要耗费至少3个月的司法流程,在这里被极限压缩,公司的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和人事,全被冻结一年,不得有任何变动。
这道命令如同给企业注射了强效镇静剂,让它瞬间变成了“植物人”,所有重大的决策都被强制暂停。
![]()
随后,三名外籍高管联合向荷兰法院提交紧急申请,法院的裁决几乎是秒速下达:张学民的职务被立即停止,同时空降了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部独立董事,闻泰科技持有的绝大部分股权也被强制交由第三方信托。
至此,从法律层面看,荷兰政府和法院似乎已经完全掌控了这家公司的“灵魂”,一个纯粹的、存在于纸面上的法人实体。
![]()
然而,荷兰人显然搞错了一件事:一家半导体公司的价值,不在于总部的办公室和法律文件,而在于能实实在在造出芯片的生产线。
真正的反击来自中国,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理令,目标精准地锁定了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子公司和所有下游供应商,禁令内容很简单:禁止出口特定的成品零部件。
![]()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全球约70%的封装产能,都集中在广东省东莞的工厂,没有了中国工厂的封装测试,从荷兰汉堡工厂运来的晶圆,就永远只是一堆半成品,无法变成能装进汽车的芯片。荷兰人费尽心机抢到手的法人,瞬间变成了一个无法生产成品的“空壳公司”。
10月23日,安世中国发布了一份掷地有声的法律声明,宣布荷兰总部的所有决定在中国法域内无效,紧接着,公司宣告将独立运营,所有业务照常进行。
![]()
东莞和上海的工厂里,机器照旧轰鸣,生产没有丝毫停顿,更有甚者,当荷兰总部试图从技术上封锁中国工厂时,中国的工程师们只用了12个小时就成功破解,恢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安世中国紧接着为所有客户立下了“新规矩”:第一,所有与荷兰总部的旧合同全部作废,必须与安世中国重新签订;第二,所有交易必须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第三,优先满足中国国内客户的订单需求。
![]()
这一套组合拳,彻底宣告了那个在荷兰注册的“安世”,与这个在中国生产的“安世”,已经是两家公司。
危机很快就蔓延到了生产线,安世半导体并非无名之辈,它是在全球车用功率半导体领域称霸多年的“隐形冠军”。无论是在小信号二极管、晶体管还是ESD保护器件领域,它的出货量都常年位居世界第一,在某些细分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30%。
![]()
就在今年,它还刚刚超越了行业巨头英飞凌,登上了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它的客户名单几乎囊括了全球所有的顶级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奔驰等超过130家车企都离不开它的产品。这些芯片控制着汽车的空调、刹车系统等关键功能,是汽车的“神经末梢”。
供应链断裂的后果立竿见影,10月21日,德国大众汽车的“心脏”——沃尔夫斯堡工厂,传出可能因芯片短缺而停产的消息,涉及的车型正是畅销的途观和高尔夫。大洋彼岸,日本本田在墨西哥的工厂被迫将产量减半,到了10月30日,更是直接停产一周。
![]()
恐慌情绪迅速发酵,据预测,供应链的持续中断,将给欧洲汽车行业带来每月高达200亿欧元的巨额损失。影响还不止于此,德国的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医疗甚至国防工业,都感受到了寒意。
曾经高高在上的欧洲汽车制造商们,如今不得不放下身段,一时间,各大车企的代表涌向中国,在安世中国的门口排起了长队,只为能尽快签下一份新合同。”
![]()
10月21日,就在大众停产风险暴露的同一天,荷兰经济大臣紧急致电中国商务部。电话中,荷兰方面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表示希望能找到“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欧盟委员会也随即表态,支持通过对话“迅速解决”争端。
一位荷兰高官后来为当初的强硬举动辩解,称这是“必要之恶”,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这场闹剧的本质,是荷兰乃至其背后势力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严重误判。他们以为控制了法律上的所有权,就能控制一切,却完全忽视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物理地位。
![]()
最讽刺的莫过于那个现实的例子:德国汉堡工厂费心制造出的高端晶圆,必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进行封装和测试,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有价值的商品。
这个简单的流程,就足以说明一切。在全球化已经深入骨髓的今天,任何试图用法律和政治的剪刀,去强行剪断物理供应链条的企图,最终只会剪到自己的手。
大象新闻2025-10-19《荷兰被骂惨了》
观察者网2025-10-27《荷兰分析人士:安世半导体事件表明,欧洲夹在中美之间无能为力》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