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大陆以国家立法形式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并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公布历史照片,邀请抗战老兵出席,但台北市长蒋万安却选择出席了一场与历史毫无关联的生态博览会开幕式,并在记者追问下,回应说“中华民国有自己的光复节”。
一个有着显赫家族背景的政治人物,为何在涉及历史定位和国家主权这类大事面前选择躲闪?又为何明知家族的历史与光复节密不可分,却依旧选择回避统一的问题?这到底是在顾全政治利益,还是刻意划清界限?蒋万安到底站在哪一边?
![]()
1945年10月25日,台湾正式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回中国版图,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之一。这一天不仅是历史的印证,更是两岸同属一中的法理依据。当天,在台北中山堂举行的受降仪式上,日军代表安腾利吉向中国政府代表陈仪正式投降,并呈上军刀,标志着台湾光复。
1946年,国民政府宣布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并恢复台湾居民的中国国籍。对于中国人而言,这天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性。几十年来,两岸对这段历史的纪念方式虽各有不同,但大陆此次将这一纪念日通过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下来,代表着对历史的庄重回应,也是一种政治宣示。
![]()
大陆设立纪念日的决定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具有最高层级的立法效力。当天的纪念活动形式多样,不仅有官方招待会,还有历史影像资料公开、抗战老兵回忆发言等多个环节,展现出对历史的尊重,也传递出坚定立场。
相比之下,台湾民进党当局在这一天表现得极其冷淡,不但没有官方纪念动作,甚至党内多位高层公开否定光复节的存在。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直接表示“台湾没有光复节”,而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也在当天未提及任何相关内容。
![]()
蒋万安的表现,成为当天焦点之一。作为蒋介石的曾孙、蒋经国的孙子,舆论原本认为他会做出符合家族立场的发言。结果他选择缺席纪念活动,转而出现在大安森林公园的开幕式上。
面对记者提问,他没有正面回答大陆设立纪念日的意义,而是强调“中华民国有自己的光复节”,并关心“市民有没有补假”,这一回应被广泛认为是回避问题、刻意模糊立场。
他这番话表面上没问题,实则暗藏玄机,是在划分“两套历史体系”,将大陆纪念的“光复”与台湾的“光复节”人为分割,从而避免触碰“统一”这个敏感词。
![]()
蒋万安的态度并非首次引发争议。早在他担任“立委”期间,就因一度支持蔡英文的两岸政策遭到舆论批评。2022年当选台北市长之后,他提出所谓“两反、三不、三要”原则。
这套原则包括:反对“台独”,反对“一国两制”;不挑衅、不引战、不怯战;要交流、要对话、要合作。看似中立,实则避重就轻。最关键的“统一”二字从未出现在他的口中。
这套话术被认为是一种政治中间路线,既不冒犯绿营,也不得罪蓝营基本盘,更重要的是,为自己未来可能竞选更高职位留下回旋余地。
![]()
他的父亲蒋孝严则完全不同。2023年7月,蒋孝严回到杭州参加活动,在发言中动情表示:“回家的感觉真好!我们是中国人,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他坚定主张一个中国,并表示一直教育儿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曾多次公开强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不能动摇的信念。这一番话感动了很多人,也被认为是蒋家对祖国的情感延续。但令人遗憾的是,蒋万安面对记者转述父亲的这番话时,并没有回应,而是选择回避。
![]()
蒋万安的“姓蒋”,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历史象征意义。2005年,他随父亲蒋孝严从“章”姓改为“蒋”,承认自己是蒋介石的曾孙、蒋经国的孙子。这一改姓行为被解读为继承蒋家政治衣钵,继续参与台湾政坛。
但从实际表现来看,他在涉及两岸关系、统一大业等问题上始终小心翼翼,更倾向于用“维持现状”来作为政治立场。而这种模糊态度,在当前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敏感。
![]()
历史资料中,蒋介石本人也曾公开承认“中华民国已亡”。1950年3月13日,他在台湾发表演讲时说:“我们的中华民国到去年年终,就随大陆沦陷,而已经灭亡了。”
这段话被详细记录在1959年出版的《蒋总统集》中,如今蒋万安却仍以“中华民国”为立场基础,回避统一,甚至在光复节的问题上与大陆划清界限,这一行为在很多人看来,是对家族历史的背离。
![]()
今年6月,赖清德推动“大罢免”风波,蒋万安不仅未明确反对,反而公开表示“希望赖清德继续发表演讲”,此举引发蓝营内部不满,也让外界进一步看清他在政治立场上的“摇摆不定”。
不少网民质疑他“吃着祖宗饭,砸着祖宗碗”。父辈和祖辈曾为国家统一付出心血,而他却在关键时刻选择回避,这种鲜明的对比令人唏嘘。
大陆此次设立纪念日,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活动,更是一次政治信号。通过法律形式确立光复节,就是在行使主权、宣示立场,同时也是对岛内“去中国化”潮流的一次有力回应。
![]()
台湾《观察》杂志社发行人纪欣公开表示,大陆的做法正中台胞心声,有助于唤起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强化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基础。
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在光复纪念日当天公开发声,肯定大陆设立纪念日的意义。她强调“如果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台湾光复”,这番话获得舆论好评,也体现了国民党内部仍有坚持立场者。
相比之下,蒋万安的沉默和回避显得格外尴尬。他不仅未参与任何相关纪念活动,甚至连一句支持的表态都没有。岛内媒体评论称,他正在刻意与“统一”划清界限,以保住自己在政坛的位置。
![]()
蒋万安如今的处境,正是整个台湾政坛的缩影。一方面,历史的分量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岛内政治风向决定了政治人物的生存方式。在“统一”与“选票”之间,很多人选择了后者。
他用一场看似平常的公园开幕式,回避了一个本应面对的历史问题。这或许是政治的现实,但对历史而言,却是一种缺席。
![]()
大陆早已明确表示,祖国终将统一,台湾必将回归。无论是通过法理,还是通过现实,统一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像蒋万安这样的政治人物,如果继续摇摆,只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抛弃。
蒋万安在关键时刻的立场再次引发争议,他的选择或许是现实政治的体现,但在统一问题上模糊不清,只会让他逐渐失去家族的历史光环和民众的信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