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抬头说了一句话:“12月降不降息,现在还说不准。”短短几分钟内,标普500指数暴跌近100点,黄金两小时内大跌80美元,全球资本市场一片混乱。而这背后,其实是一场长达三年、精心设计的“经济工程”的突然终结。
这场由美联储主导的“缩表+加息”组合拳,如今踩下刹车,美联储不仅降息,还宣布从12月1日起正式停止缩表。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美国这场长达三年的金融操作,是不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而另一边,中国股市却在这时悄悄站上4000点,这是一场偶然,还是一次命运的交汇?
![]()
6月,美联储开始了一项被称为“缩表”的操作,说白了就是往市场抽钱。他们手里有大量在疫情期间买下的国债和抵押债券,到期后不再续买,就这样一点点把市场上的美元收回来。三年下来,美联储从市场“抽水”2.4万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7万亿。
美国的资产负债表,也从将近9万亿美元,降到了现在的6.6万亿美元左右。这三年,美联储一边加息一边缩表,把全球资本都吸回了美国,美元强势让其他国家的市场纷纷陷入流动性不足。
![]()
比如2023年初,土耳其的一家纺织出口商,原本谈好的一笔订单,因为美元太紧,买家的信用证批不下来,最后只能黄了。这种情况在东南亚、拉美都出现了,美元流回美国,导致全球市场资金紧张,企业经营困难,订单流失。
可到了2024年10月,美国自己的金融系统却开始亮红灯。银行准备金跌破3万亿美元,隔夜回购市场开始不稳定,甚至一度出现利率跳涨,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2019年那次“钱荒”,当时利率飙到10%,美联储不得不紧急出手。
![]()
更重要的是,银行开始抱怨“没钱用了”。一些中小银行甚至要从美联储的贴现窗口借钱应急。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已经快到底了,再继续缩表,金融系统随时可能出事。
2025年10月下旬,摩根大通发布了一份报告,预测2025年美国GDP增速可能只有1.6%,失业率会升到4.5%。零售业裁员加速,连锁超市巨头克罗格公司宣布关闭15家门店,影响上千人。制造业也不乐观,10月PMI指数继续在荣枯线下方。
![]()
眼看经济吃紧,美联储只能放缓动作。鲍威尔在11月的议息会议后说得很直接:“我们需要确保金融系统有足够准备金。”这句话,等于承认了一个现实,美联储的“抽水工程”要结束了。
这并不是他们完成了计划,而是不得不停下。与此同时,美联储内部也出现了罕见的分歧。理事米兰主张降息50个基点,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则反对降息,认为应维持不变。这种“双向异议”,上一次出现,已经是2019年。
![]()
从一个统一声音的央行,到现在政策分裂,说明美联储内部分歧严重,决策摇摆不定。鲍威尔还用了个形象的比喻:“现在就像在雾里开车,得慢慢来。”他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大家,美联储已经没了方向感。
美国政府自身也陷入预算危机。10月初,国会再度陷入停摆边缘,月底才达成临时协议。明年的预算争议还会继续,这让市场对美国财政政策也失去了信心。通胀也没有完全控制住。9月CPI同比涨了2.4%,略高于预期。而就业市场也不稳定,10月非农就业新增15万人,不如预期。
![]()
这些数据一出,市场本以为美联储会开启一轮降息周期,但鲍威尔那句“还没定”直接让市场心凉一半。美元指数反而涨上了99,表明投资者对未来走势依然不确定。
但就在这时候,中国资本市场却迎来了一个转折点。2025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最高触及4010.73点。这是A股十年来首次重回4000点大关。但这次的4000点,和2007年、2015年完全不一样。
![]()
2007年那次是全民炒股,2015年靠的是杠杆资金,而2025年这次,是实打实的产业驱动。A股的行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信息技术板块的市值占比,从2015年的9.97%提高到了19.76%,成为“第一大板块”。而金融板块则从23%降到了18.29%。这说明,中国资本市场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崛起。
上市公司从2007年的1550家增加到2025年的5167家,总市值也翻了一倍,从52万亿涨到了107万亿。散户占比减少,机构投资者比例上升,市场更加理性、成熟。
![]()
投资者数量突破2.4亿,相当于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是股民。港股市场也有所反应,10月恒生指数上涨超过3%,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300亿人民币,创下单周新高。资金重点流入消费、科技、金融等板块的龙头企业。
随着美联储停止缩表,美元不再吸水,全球资金开始寻找新去处。中国,正是那个最具潜力的市场。而且,中国的政策环境也在配合。“十五五”规划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向,正在逐步落地。AI、创新药、高端制造等板块获得政策支持,也吸引了外资的长期关注。
![]()
A股不像美股那样靠“科技七姐妹”独撑大局,而是行业结构多元,更抗压。加上人民币汇率稳定、经济复苏基本稳固,中国股市具备了中长期上涨的基础。
全球14大股市中,美股占到了54.8%的市值,而中国的比重正在慢慢提升。如果说过去三年是美国吸血全球,如今正是时候让资金重新流向东方。
![]()
美联储这三年来的操作,最终被现实打脸,经济没救起来,反而让自己陷入困境。而中国却通过科技创新、经济结构优化、政策引导,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现在。
全球市场的权力中心,正在发生微妙的转移。美联储停止缩表只是开始,全球资金重新配置的浪潮已悄然启动。中国股市正站在新起点上,政策、产业、市场、资金多重利好叠加,未来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期待。
信息来源:
[1]凌晨,宣布降息,美联储还干了件大事! 中国新闻网
[2]美国政府停摆数周,央行内部分歧严重,美联储被指缺乏关键数据“盲判”降息 环球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