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胡村西南角,离村有二里地的地方有一块名叫“跑马埂的”地方,据传说这一块地就是当年武进士胡金檀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
![]()
小胡村的跑马埂原名为甸池,这是一块占地有一二十亩大的地方,中间有一个土埂,一边还有一个占地有六七亩大的水塘,小胡村的西边有一条流水沟,与甸池擦身而过,水流和甸池相通,涓涓流水终年不断。水塘中间突出一岗,稀稀地长着几丛芦草,好像有人曾在此屯兵扎营。据传说,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以后,经常外出围猎,小胡村这一代周边都是荒岗野岭,只有小胡村所处的位置是一块平地,其中一次,赵匡胤的大将高怀德在打猎的过程中,看到这里水草丰茂,地势特殊,就在这个地方此扎下了营盘。
甸字,古时与畋相通,就是打猎的意思。高怀德兵马走了以后,这里就留下那个水池,人们习惯上都称她为甸池,旁边那个土埂就叫甸池埂。后来坚持习武的胡金檀及其家族的孩子们经常在这里骑马射箭,后人又把这里称为跑马埂,甸池这个名字反给淡化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乃至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两个名字还并用着。
小胡村的胡金檀家族,从祖父胡廷举时起就一直崇尚习武之风。胡金檀从小就身体强壮,膂力过人,立志练成一身武艺,考取进士功名,为国效力。可是考取进士,谈何容易?按照清朝考试科目规定,进士须会试产生:武举们先要去兵部考策论,然后皇帝在紫光阁检阅武举们的骑射及步射。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支,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接着,在御剑亭检阅武举们弓、刀、石。一共三项。
第一项是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第二项是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个型号,试刀者应先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礩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最后,兵部把所有中试的武举名单送给皇帝检查,由皇帝钦点名次,恩赏功名。
![]()
意志坚强的胡金檀并未被困难吓到,他在长辈的支持下,就在跑马埂上苦苦练功。先是练成了舞大刀和拿石礩子,最后练拉弓射箭。他在跑马埂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整整练了七年,功夫大进,大号的硬弓他拉的蹦蹦作响,箭不虚发。他跑马射箭,上下翻飞,时而左跨,时而右翻,时而前俯,时而后仰,练过箭射金钱,射过百步穿杨。有一次他正在练习骑射,忽然空中飞来一队大雁,胡金檀突发奇想,来了一个仰射,一只鸿雁应声落下,正在一旁观看的村民拾起雁子一看,箭簇正好穿在鸿雁的头部。胡金檀28岁中举,光绪六年(1880年)35岁时庚辰科春闱,赴京顺利通过会试、殿试,高中第三甲第四十名赐同武进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