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025年10月29日,孙子学校组织他们到常熟沙家浜去秋游。昨晚他高兴的一夜没有睡好觉,今晨早早的起了床,准备带的东西都放在背包里,满满的一背包、吃的、喝的。另外准备70元零花钱。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野外活动。每年学校组织他们春游和秋游,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这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也是家长希望的。
孩子们天天在书山题海的压力下,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因为天天起早睡晚,学习学习再学习,象小鸟囚在笼子里,他们渴望走进广阔天地,看蓝天白云,踏山河草地。
孙子从沙家浜回来,眉飞色舞地向我讲述沙家浜的好,芦苇荡的美,春来茶馆的阿庆嫂!芦花的白和那漫天飞舞的芦花,如诗如画般的,让孩子们记忆深刻,他们知道了《沙家浜》,知道芦荡火种十八个伤病员抗日的故事,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
提起《沙家浜》我去了三次。第一次,1996年,霜降时节,邳州农行一部组织的,营业部全体员工分为二批江南游。我是第一批旅游的人员,二辆桑塔纳小车,包括二名司机共十人,走入江南,走入《沙家浜》,走入芦苇荡,赏心悦目芦花飘飘洒洒,漫天飞舞,尽叙江南美,耳边传来《芦花》的歌曲:
“芦花白
芦花美
花絮满天飞
千丝万缕意
缠绵”
路上彩云追
追过山
追过水
花飞为了谁?
大雁成行人双对
相思花为媒
情和爱
花为媒
千里万里梦相随
莫忘故乡秋光好
早戴红花报春晖”。
芦花在深秋,展示了一种洁白与脱俗,它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忍耐的象征,代表勇敢,顽强,不屈的精神。
芦花朴实无华。给人一种梦想、浪漫、飘逸之感,随风飘去,我逐我愿。
在《沙家浜》看芦花,不能不想起几位名家的绝美佳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孟浩然的“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白居易的: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戴复古的:
“百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清代,徐庭翼的:“芦花林中弄斜晖,十月江天似雪飞”
乾隆写的《芦花》
曲岸闻移步
芦花见几枝
摇风犹未白
重露似含悲
历代文人雅士写了大量关于芦花的诗句,尤见其对芦花的衷爱。
第二次上《沙家浜》,那是2016年的深秋,我退休在常州带孙子,全家人开车到常熟沙家浜游玩,小船在芦苇荡里来来往往,百舸漫游,弯弯曲曲的河道,小船儿悠悠,芦苇摇曳,雪白的芦花在天空,船的上空飘飞,蓝天白云倒映水中,一幅大而美的水乡图画映入眼帘,叫人留恋忘返。在沙家浜剧场观看,江南抗日剧,血战沙家浜,运用现代包装,运用声、烟?光、弹,爆炸点,增加剧情可视度,吸引人,感动人,教育人,叫人看了欢呼,叫人看了热血沸腾,叫人看热泪盈眶,大人小孩都说好看。
第三次上《沙家浜》在前年,苏州市旅游公司搞的一日游活动,时间也是深秋,旅游大巴沿着阳澄湖畔,到春来茶馆喝茶,到沙家浜剧场看剧,到芦苇荡里划船,尽一步了解了沙家浜的美丽。沙家浜当年抗日情况,知道样板戏《沙家浜》之外的故事。
剧场里,京剧《沙家浜》中的指导员,郭建光在唱: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沙家浜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阳澄湖美名天下扬,阳澄湖的大闸蟹销往世界各地,阳澄湖的芦苇花更加雪白!
“芦花白
芦花美
芦花满天飞”
飘向未来
飘向幸福
飘向祖国统一
飘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