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紫凝山东北麓,有一处隐秘而神奇的地方,两条绵长的小山对峙,岩体呈粉红色,峡谷幽深清静,神秘莫测。
民间传说,仙人双膝抵此,用力外撑,岩之为开,故名开岩。
![]()
曾经开发为开岩景区,如今围墙封锁,大门紧闭,外人难以一探究竟,更添难测之神秘感。
![]()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公元502年册立为太子,以仁德闻名,朝野爱戴,可惜因“蜡鹅厌祷”事件影响,父子分裂,被迫退隐于江湖。
萧统在东宫中卫将军曹璟宗的护卫下,退避天台。
公元523年,建开岩寺,梁武帝赐额“天花尊者开岩院”,萧统隐逸于开岩寺,隐读选文,写诗寄怀。
《有所思》诗云:
公子远于隔,乃在天一方。
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
别前秋叶落,虽后春花芳。
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
怅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
![]()
从公元523年至529年,萧统选录先秦至梁代的诗文辞赋七百余首,历时七年汇编而成《文选》三十卷,后人称为《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诗文总集,也是欲考取功名之文人士子必读的参考书。
东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也载入《文选》中,使得天台山美名远扬,智者大师、司马承祯、李白、孟浩然、朱熹等历代“大咖”慕名而来,使天台山成为了唐诗之路的终极目的地,徐霞客也曾两次造访天台山。
![]()
公元531年,萧统病故,年仅30岁,人们在开岩寺东侧建庙纪念,因为地处凌空悬架的山岩下,因此俗称“岩下殿”,世称“昭明太子庙”。
清代时侍郎齐召南,曾在太子庙创办书院,题诗:“一间茅屋傍僧寮,谁道维摩到石桥”。
庙内供奉的昭明太子像,头戴宝冠,身着龙袍,人们尊称昭明太子为“昭明圣帝”。
![]()
距离开岩最近的村庄是平桥镇上曹村,始迁祖曹纬,号经候,唐代咸通十一年进士,乾符四年,即公元877年,避黄巢之乱从婺州府城铁陇村迁居天台,逐渐成村,并分为上曹村和下曹村。
曹纬为什么迁居天台?与梁朝时护卫昭明太子的东宫中卫将军曹璟宗,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谜。
![]()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昭明太子庙依然保存完好,饱经岁月风霜。
门联:撇却金瓯成至圣,归来婺郡隐东林。
柱联:望阙招贤罗一代,选楼下笔定千秋。
![]()
荒诞不经的六七十年代,当地一所中学的老师,带领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来到开岩,拆屋砸庙,将开岩寺和昭明太子庙全部捣毁,包括佛像和金匾也被砸碎,经历一千四百多年的古寺古庙,毁于一旦。
![]()
1993年,当地重新修复昭明太子庙,时任天台县长题写了庙额,殿中“光同日月”匾由曹鸣云题写,并立“巩固万年”碑以为纪念。
![]()
十多年前,开岩峡谷开辟为开岩景区,有九龙戏珠、三狮共首、五马同槽、钟鼓岩、木鱼、响岩、道士髻岩、神力开岩等独特景观,自然与人文相融,休闲旅游好去处。
![]()
如今为什么围墙封锁、大门紧闭?
![]()
旁边的上曹村民说,他们也不能进去,貌似里面的主人颇有来头。
游客更不能进入参观,只能航拍一览全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