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编辑丨DL
10月30日,世界的目光聚焦吉隆坡,中美经贸代表团在这里公布了一项阶段性协议,清单上的内容似乎宣告着紧绷气氛的些许松弛。然而,当我们拨开层层条款,会发现一个关键词被双方反复提及,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节拍器——“暂停一年”。
其实,协议的真正新意,不在于取消了什么关税,或搁置了哪项调查,而在于中美两国不约而同地拾起了“时间”作为武器。所谓的“战略暂停”,其实不是休战的信号,反而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博弈形态。
因为在“暂停”之下,双方还各自“留了一手”,这都是什么?背后又有何深意?
![]()
不得不说,美方这一次的动作来得直接而密集,那项曾被贴上“芬太尼关税”标签的措施,被正式从清单中抹去。这项关税虽然名目特殊,却实实在在牵动着中国医药化工产业链的神经,如今烟消云散。
更重磅的是,那柄高悬了许久的24%商品关税大棒,也被暂时收回了剑鞘。这项措施覆盖面极广,让无数中国的机械和电子产品出口商喘不过气来。现在,他们得到了一年的喘息期。
![]()
就在9月29日,一项被称为“50%穿透性出口管制”的辣手新规刚刚公布,剑指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这类中国科技的命脉企业。但仅仅一个月后,这项措施也被搁置。
与此同时,针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业的301调查也被喊停。所有这些“暂停”的有效期,不多不少,正好一年。这被外界看作是华盛顿在持续多年的贸易争端中,一次明确的“退让”,甚至是一次“被迫收缩”。
![]()
毕竟,这场始于2018年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关税战,其最初动机就是要维护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现在,暂停键的按下,本身就是对原策略效果的一次无声反思。
面对美方的姿态,中方迅速给出了回应,同样是三步棋,同样体现了高度的战术灵活性。首先,对等的反制关税措施同步进入休眠期;其次,对部分美国商品的关税排除,得以继续延长。
最引人注目的一步,是暂停实施原定于10月9日生效的稀土相关出口管制新规,这项新规的暂停期,同样是一年。中方官方的表态相当有嚼头:将利用这一年时间,深入研究并细化相关方案。
![]()
这话的潜台词很丰富,这绝非“放弃”或“被迫退让”,恰恰相反,这是一种灵活的战略应对,清晰地保留了未来的主动权和博弈筹码。
这一举动本身就是一次信号传递,它告诉世界,中方拥有在关键领域施加经济压力的工具箱,并且清楚何时使用、如何使用。这个工具箱的打开,最初就是为了反制美国的《芯片法案》。现在,工具箱的盖子暂时合上,但谁都知道,里面的工具依然锋利。
要理解中方这一手的份量,必须看懂稀土在全球棋盘上的位置,中国在这里不是参与者,而是主导者,掌握着全球超过九成的稀土精炼加工能力。
![]()
这种主导地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芯片、导弹到新能源汽车,这些美国引以为傲的高科技产业,其供应链的深处都与中国紧密相连。离开了中国稀土,许多尖端制造就成了无米之炊。
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就曾公开表达过这种忧虑,担心稀土一旦断供,他遍布全球的超级工厂可能瞬间停摆。
近期的市场动态也佐证了这种依赖性,在美国企业已经大量囤积库存的背景下,稀土价格依然上涨了40%。市场的恐慌情绪,比实际的断供来得更快。
![]()
这恰恰点出了稀土这张牌的真正威力,它的力量,不在于打出去的那一刻造成多大伤害,而在于它始终握在手中,那种“随时可以打出”的威慑力。现在,这张牌被放回了牌堆,但所有人都记住了它的花色和点数。
除此之外,这场磋商的成果,远不止于关税和管制的暂停,双方在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等领域也达成了共识。全球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热烈,似乎嗅到了一丝寒意消退的气息。
![]()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向世界证明,单边主义的经济施压策略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欧盟商会的观点一针见血:美国的关税武器失灵了,反而凸显了中国产业链的强大韧性。
这次对话标志着一种重要的转变可能正在发生——从激烈对抗转向务实对话,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话语权,也因此得到了提升。北京所倡导的通过“平等、尊重、互惠”的对话来解决问题的新范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展示机会。
![]()
这种转变也引发了地缘政治的涟漪,远在巴西、沙特,近在法国,许多国家都开始重新审视和微调自己的对华与对美政策。世界格局的钟摆,似乎在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
回望百年前的巴黎和会,那时的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地位羸弱,任人宰割。百年后的今天,同样是谈判桌,但角色和心态已是天壤之别。
吉隆坡的这场棋局,本质上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它是中美两个巨人在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消耗战,比拼“谁更能扛”之后,共同作出的一次理性权衡。
![]()
对普通民众而言,这场“休战”可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进口商品的价格或许会降低,出口企业的订单有望增加,摇摇欲坠的就业市场也能获得宝贵的稳定期。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紧张的局势并未就此烟消云散。这宝贵的一年暂停期,更像是一个压力阀,暂时释放了沸腾的压力,但锅炉下的火焰并未熄灭。
![]()
双方的竞争与分歧依旧是结构性的,未来的道路仍将充满博弈与试探。如何在这场漫长的竞逐中,继续寻找动态的平衡,将是接下来一年,乃至更长时间里,摆在两国面前的共同课题。吉隆坡没有给出终极答案,但它开创了一种新的问答方式。
环球时报2025-10-27《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基本共识,“紧张局势有所缓和”》
澎湃新闻2025-10-31《中方暂停稀土出口管制是仅针对美国还是所有国家适用?外交部回应》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