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炎堪称孩子成长路上的 “顽固小麻烦”,一到换季或受凉就准时 “报到”。很多家长尝试过各种方法,却始终摆脱不了 “治标不治本” 的困境。
其实在中医看来,孩子鼻炎反复的根源,不在于鼻子本身,而在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鼻塞多为肺寒、流涕源于脾湿、鼻痒暗藏肾虚。
今天,邀请儿科陈治珍主任教大家巧用一味太子参,搭配不同食材,针对性调理三脏,从根源上改善孩子鼻炎问题。
![]()
⏩鼻塞肺寒:太子参黄芪饮
不少孩子一受凉就鼻塞,鼻子像被棉花堵住似的,只能张着嘴巴呼吸,晚上睡觉还会发出沉重的呼吸声,严重影响睡眠和白天的学习状态。
这正是中医所说的 “肺寒” 作祟: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孩子体质娇嫩,寒邪容易通过皮毛侵袭肺部,导致肺气无法正常宣发,鼻窍自然就被堵住了。
此时用太子参搭配黄芪,就能起到温肺散寒、益气通窍的绝佳效果。太子参性质温和,补气而不燥,能补足孩子的肺气;黄芪则是补气升阳、固表散寒的能手,能帮助肺部抵御寒邪,恢复宣发功能。
![]()
两者搭配煮水饮用,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明显感觉到孩子鼻塞减轻,受凉后鼻炎发作的频率也会大大降低。
⏩鼻涕脾湿:太子参茯苓汤
有些孩子的鼻炎,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流鼻涕 ——清鼻涕像拧开的水龙头一样流不停,或者鼻涕黏腻发黄,擦完没多久又冒出来。同时还会伴有食欲不振、吃饭不香、肚子胀、大便稀溏不成形等问题。
这其实是 “脾湿” 在捣鬼:中医认为 “脾为生痰之源”,孩子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一旦饮食不当或受凉,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下降,多余的水湿在体内凝聚成痰,向上侵袭鼻窍,就形成了源源不断的鼻涕。
![]()
针对这种情况,太子参搭配茯苓是绝佳选择。太子参能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从根源上减少水湿生成;茯苓则擅长利水渗湿、健脾和胃,能把体内已经积聚的水湿快速代谢出去。
两者一同熬汤,口感温和易入口,孩子也容易接受。坚持饮用,不仅能止住没完没了的鼻涕,还能改善孩子的消化问题,让胃口变得越来越好。
⏩鼻痒肾虚:太子参枸杞茶
还有一类孩子,鼻炎发作时最难受的是鼻痒 ——鼻子里像有小虫子在爬,忍不住使劲揉,有时候眼睛、喉咙也会跟着发痒,甚至会打喷嚏、流清涕。同时还可能伴有腰膝酸软、容易疲劳、头晕耳鸣、记忆力不如同龄孩子等情况。
这背后藏着 “肾虚” 的问题:肾主藏精,是人体的 “先天之本”,如果孩子先天肾气不足,或者后天养护不当导致肾虚,精气就无法向上滋养鼻窍,鼻窍失去滋养后,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会下降,容易引发过敏型鼻炎,出现鼻痒、打喷嚏等症状。
这时不妨试试太子参搭配枸杞。太子参补气养阴,能兼顾补气与滋养,为肾脏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持;枸杞则是补肾益精的经典食材,能直接滋养肾精,让肾的功能慢慢恢复。
两者搭配泡茶饮用,温和滋补不滋腻,既能补肾益精,又能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从根源上缓解鼻痒、过敏等问题,让孩子不再受 “揉鼻子” 的困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