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园,没有围墙!我们的课堂,在蓝天下!”——这句充满生命力的教育宣言,正在北京丰台区变成鲜活的现实。11月1日,在第三届宛平教育论坛上,丰台区正式发布《丰台区乐学公园课程建设指南》,标志着这项以“教育+公园+治理”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完成了从空间构建到体系化、规范化课程实施的关键跃升。
![]()
作为“新域新质教育”的区域探索,“乐学公园”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推进体系。记者从论坛获悉,自今年3月《丰台区创建乐学公园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全区116座公园、453.6公顷绿地已完成教育化改造,系统构建起“乐学园地-乐学公园-精品基地”三级网络。通过“校·园结对”的精准对接模式,首批33所试点学校与公园建立了紧密的共建关系。
在创新治理机制上,14个部门与50人专家库协同共治,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主责-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在论坛致辞中肯定了这一探索,认为其体现了教育场景重构与教育生产力解放的新思路,为首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丰台样本”。
本次发布的《课程指南》构建了完整的课程实施框架,以“五育融合”为基底、“核心素养”为统领,创新推出“3+X”课程体系。该体系由“湿地生态”“城市农耕”“古建密码”三大基础模块与若干自选项目构成,精准对标生态、劳动及人文科技素养的培养。
值得关注的是,在该《课程指南》发布前,全区已开发超130门跨学科课程,开展超300场实践活动,累计吸引逾5万人次学生参与。丰台区教委副主任曲兆军表示,这标志着“乐学公园”建设进入了标准化、体系化实施的新阶段,为创新教育的持续深化提供了系统支撑。
在论坛特设的“乐学公园的教育实践”平行分论坛上,一线教育工作者分享了生动的实践成果。丰台八中的“中草药养护”项目构建了从种植、加工到产品研发的完整产业链学习;建华学校的“花粉探秘”课程引导学生运用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AI工具分析花粉分布,最终为社区居民提供防护建议;十一学校丰台小学的“造窑计划”则让学生在基座搭建、沙模制作、窑体成型的全过程中,深入探究沙土比例、热力学原理等知识。
曲兆军表示,面向未来,丰台区将紧抓“新域新质教育”机遇,沿三大路径系统推进:
让教育更智慧,通过构建智能化平台与数据驱动,实现个性化教学支持;
让城市更美好,持续深化“乐学公园”并推动“公园+”模式向更广领域延伸;
让人生更出彩,以课程专业化、运营可持续化、平台智能化、品牌国际化为抓手,将丰台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市”标杆,推动“乐学公园”从区域实践迈向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品牌。
“我们坚信,‘乐学公园’将身边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孩子们面向未来的成长力——这,就是我们城市与教育真正的‘金山银山’。”曲兆军说。
据悉,第三届宛平教育论坛由丰台教育发展理事会联合明远未来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论坛以“数智驱动教学变革,素养焕新教师未来”为主题,设1个主论坛、5个平行分论坛和1场智能赋能教师课堂实景展示。顾明远、佐藤学等海内外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数智赋能”与“素养落地”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度研讨,全景展现了“新域新质教育”的丰台探索与成效。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张秋颖
丰台区教委供图
编辑:苏珊
校对:姜思瑶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