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好诗,不期而遇!
![]()
原诗
月亮和我
文/张执浩
父亲病了。我每天都在往家乡赶的路上
这情形像极了儿时的夜晚
月亮挂靠在松树林那边
我必须穿过林间的斑斑点点
才能走进那片开阔的屋后菜园
辣椒红了,茄子酱紫
我还记得父亲在夜里给它们浇水的身影
当我一路小跑回到家
反身关门时看见月亮还挂在树边
除了我,没有人在乎她这一刻的表情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鲁奖诗人张执浩的诗《月亮和我》,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一种若隐若现的味道,诗人因为父亲病了,每天往返在家乡的路上,引发了一段对儿时记忆的书写。诗人书写的焦点不是父亲,而是月亮和自己之间奇妙的情感投影,或者说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泛滥。诗中两次写到“月亮挂靠在树边”,似乎有某种隐喻,也许就像诗人自己挂靠在父亲这里一样。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隐约流淌在诗中,给人一种本能的触动。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诗人因为父亲病了,才再次走在家乡的路上,再次感受儿时月亮挂靠树边的夜景。这些具体场景的复现暗含着诗人情感的交融,诗歌的书写也是一环扣一环的,结构层次分明,情感的推进随着事情的进展而逐步增强。此诗没有大起大落,激情澎湃的情感,是如细波一样的情感向前涌进的,这种隐性情感,同样能打动人心。不紧不慢的语言腔调,增强了诗歌的叙事性和故事性。
从内容来看,诗人主要写了三个场景,一是赶路的场景,二是月亮挂靠在树林边,三是父亲夜里给菜园浇水。而月亮成了诗人与父亲唯一的陪伴,在这种孤独的情感中,诗人不仅感受到父亲的孤独,而感受到自己的孤独。这种与月亮的情感就是儿时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借着父亲生病之故,诗人每天赶回家,也是在夜晚,重新拾起了儿时的记忆和与月亮的纯真情谊,那种与月亮为伴的孤寂感,或许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情形。而在生命当中,就是这样的情感支撑着人继续往前走的。
诗人两次书写月亮挂靠树边的景象,或许是为了深化这一幕,将自己和月亮的孤独同时表现出来。最后,诗人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说只有自己在乎月亮的表情,这一刻,情感的通道正式建立。诗人与月亮之间这种莫名其妙的情感表达,是诗人主观情感意图的呈现,将孤寂的情感寄托于月亮之上,同时,又感受到月亮的孤独,两者在夜晚成了相依为命的伙伴,这是非常有意味的。
诗人大篇幅叙事,只是为了铺垫最后那一刻的表情,这种情感的积蓄,是现实孤寂的反映。这种环境氛围的渲染,让人与自然产生了情感链接,仿佛一对交心的知己。月亮陪伴着诗人,诗人注视月亮,并在乎其表情,关心其喜乐,这种人格化的表达,让人间充满了温情感。从这些平常景色和微小事物中,诗人用敏锐的感知力与周围环境产生链接,释放压抑的情感。这样的创作同样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值得借鉴。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诗人简介
![]()
张执浩,男,1965年阴历8月18日生于湖北荆门,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执行主编。2018年8月,获得鲁迅文学奖。获中国年度诗歌奖、人民文学奖、十月年度诗歌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陈子昂诗歌奖等奖项。
格命草
![]()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7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六)(七)》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电子诗集《读睡诗选》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第六辑)(第七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700篇,95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3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5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70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购买《格命草诗评全辑》电子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详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