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闲置、产业空白”到“分红到户、茶厂开工”,10月28日,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玉蟾寺村44.52万元集体经济分红按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放,村集体所属的茶叶加工厂同步开工,用“分红+产业”的双重利好,交出了一份乡村振兴的亮眼答卷。
分红当天,村委会广场人头攒动,村民们早早赶来等候,现场还摆起了108桌坝坝宴,烟火气十足。村两委干部向大家通报了2024年度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茶产业发展成效和茶叶加工厂的建设规划。随着一笔笔分红资金发放到户,一张张笑脸在阳光下格外灿烂。“今天领了400元,我心里很高兴,希望未来咱们村越来越好,大家都能走上富裕之路。”村民周良军开心地说。
地处青神、仁寿、井研三县交界的玉蟾寺村,曾因群山环绕、交通不便,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儿童守望家园。土地撂荒、产业空白,一度成为全省挂牌的重点帮扶村。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后,村上开始探索转型之路,把目光投向了本地适宜生长的“竹”与“茶”,决心走一条绿色可持续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村党总支书记任福华介绍,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三部分:一是300余亩集体竹产业基地的竹苗销售,带动周边农户扩种超千亩;二是260亩白茶基地的鲜叶收入,依托深山丘陵地貌和微酸性砂质土壤,发展高附加值白茶产业;三是村集体成立的三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接周边小型农业水利和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拓宽收入渠道。几年耕耘,荒山变绿洲,曾经的“空心村”逐渐变成了“绿色银行”。
据悉,2021年至2024年,玉蟾寺村累计建成260亩集体茶产业基地,套种油茶1.82万株,2024年开始采茶,白茶产量2000余斤,2025年产量突破7000斤,预计2026年产量15000斤左右。而此次茶叶加工厂的开工建设,村里的茶产业从“卖原料”向“深加工”跃升。“茶叶加工厂投用后,每斤干叶有60元左右的加工费,鲜叶收购价每斤也可提升20元。”任福华表示。
为了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每一位村民,玉蟾寺村还探索建立了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以10万元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为“竹+茶”产业提供统购统销、设备租赁和劳务服务,形成“村集体引领、合作社运作、农户参与”的协同发展模式。村民不仅通过分红获得财产性收入,还能通过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王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