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傅作义,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他可是国军将领里少有的“猛将”。
傅作义在巅峰时期,那实力杠杠的,把好多中央军出身的嫡系都比下去了,成功跻身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四大“剿总司令官”之列。在担任华北剿总司令官那段时间,他指挥过华北的60万国军精锐,是解放战争后期国军高层里为数不多掌握实权的人物之一。
不过呢,华北这60万国军虽说名义上归傅作义指挥,可实际上真正听他号令,或者能算得上他嫡系的,也就20万人左右,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
先来说说中央军系统这边。解放战争那会儿,在华北国军的作战序列里,傅作义原本只是个战区长官,也就是张垣绥靖公署主任,他和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孙连仲,名义上归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管。但大家都知道,老蒋对桂系这个老对手可不放心,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他直接指挥这两个绥靖公署。
到了1947年底,孙连仲在华北打仗老是吃败仗,连石家庄这么重要的地方都丢了,老蒋一气之下就把孙连仲给撤了,还对华北战区做了调整。
他任命傅作义当华北剿总司令官,还对华北的国军进行了整编。可原先华北地区归孙连仲指挥的中央军,还有总部直属的那些部队(有的是去东北增援的,有的是从东北撤回来的),虽说名义上归傅作义管,可这些部队的军事主官只听老蒋的。
这部分中央军的总兵力可不少,达到了40万呢。
都有哪些部队呢?
有胡宗南系统的李文(黄埔一期毕业)的第4兵团,这个兵团下面有2个军,就是16军和94军,一共6个师。其中16军是胡宗南的老部队,94军(军长郑挺锋)是陈诚土木系的嫡系,也是老牌的13个美械军之一,战斗力挺强的。
![]()
石觉的第9兵团,是汤恩伯系统的,下面有第13军(5个师)和一个被打残的31军。13军是汤恩伯的起家部队,兵团司令官石觉还有个绰号叫小汤恩伯,在东北都敢跟杜聿明叫板。当年东野入关打密云,暴露战斗意图就是打的这个军,在华北中央军序列里,这军可是头号主力。
在天津和塘沽那块儿,还有黄埔一期毕业的侯镜如的第17兵团。这个兵团刚成立的时候下面有62、86和92军,其中62和92是半美械部队,62军是粤军投靠过来的,是余汉谋的嫡系部队,92军是侯镜如的起家部队,86军是新成立的部队。这个兵团在辽沈战役的时候当过东进兵团,去支援东北,结果被我军挡在了塔山防线。
除了这3个兵团,在北平和天津地区还有华北剿总直属的几个汽车团,还有炮兵、辎重、通讯兵部队,这些部队也都属于中央军系统。
这些部队加起来,一共是3个主力兵团加上直属部队,大概40万人,占了华北剿总的三分之二。
再来说说傅作义真正能指挥的部队。前面说过,傅作义之前当过张垣绥靖公署主任,在任期间他彻底脱离了晋绥军系统,组建了自己的“绥军”系统。到傅作义当华北剿总的时候,他的部队可不止一个35军了。
在华北剿总序列里,傅作义绥军出身的部队,除了孙兰峰的11兵团,下面有1个105军和3个骑兵旅,剩下的部队都没编进兵团,而是以军为单位,直接归傅作义指挥。
这些军分别是:第35、101和104军。
![]()
也就是说,傅作义真正能指挥的部队其实就4个军,还有在北平新成立的三个新兵师(310 - 312师),再加上直属部队,总共也就20万出头。这20万绥军部队就是傅作义的嫡系和起家部队。
在这些部队里,老牌的35军和101军战斗力最强。35军是傅作义的王牌起家部队,号称国军10大王牌军之一,全军都能摩托化行军(有400辆汽车),好几次和我军作战都搞突袭。
当年大同集宁战役,就是这军偷袭了我张家口腹地。101军是从35军分出来的,作为兄弟军,战斗力比35军差半个档次,大概相当于国军嫡系里的半美械军水平。至于104和105军,那就是标准的杂牌军了。
![]()
所以啊,别看傅作义号称指挥着60万大军的华北剿总,可他真正的嫡系部队也就4个军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