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日讯 在当下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如何突破资源壁垒、激活科技潜力?近几年,潍坊市奎文区通过源头培育、链式赋能、要素保障,将科技“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最大增量”,先后斩获省技术转移先进区、省科技创新强县、省科技金桥奖等,实现全省科技创新领域 “大满贯”。今年以来,全区科技攻关成果拉动经济效益 4.1亿元,签订成果转化合同9.3亿元。
源头培育:激活科技攻关原创力
“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行业技术标杆,从初创企业发展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离不开奎文区全周期的培育支持。”艺科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姚瑞麟提及。该公司深耕高腐蚀性污水处理领域,研发的低温湿式等离子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这正是奎文区强化源头培育的生动缩影。
奎文区深入实施高企培强、科小育优工程,构建“科技智囊团”陪伴式服务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18.9%,今年163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 3 家市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企业。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6 家企业今年获省研发财政补助近105万元。在产学研合作上,奎文区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创新联合体,和创智云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山东巨匠联合上海交大等高校攻关超声波工艺,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链式赋能:提升研发成果转化力
“政府帮我们精准对接高校资源,让技术需求快速落地。目前我们正与山东大学围绕电磁检测技术开展深度联合攻关。”山东爱康机械企业负责人杜斌说。奎文区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摸排出21家重点企业34项技术需求,建立校企双向数据库,常态化推介高校成果。今年,11家企业与中国石油大学等18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金额2200万元,覆盖电磁算法、油污水处理等领域。
在项目培育上,奎文区完善全流程服务,筛选“种子项目”指导技术路线优化,今年 5 个项目获市级以上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立项,4项成果完成登记并参评市级创新成果评定。而在应用场景转化上,该区引导企业从需求端发力,艺科水处理就针对特殊场景研发技术,成功与中信集团达成“项目+技术”战略合作,让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要素保障: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我们致力于让科技成果能够更快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在奎文区的培育下,机构年促成技术转化交易额已经达到了500余万元。”慧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负责人马建介绍。着眼于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奎文区大力培育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完善收益分配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桥梁。
科技金融方面,奎文区探索多元赋能模式,36家企业完成省科融信平台增信,设立融资“白名单”,通过鲁科贷、鲁科保等方式引导资本支持科技企业,5家企业获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000万元,2家企业推进省科技股权投资。人才引育上,奎文区选聘专业人才,推荐申报人才工程,引育省市级科技领军人才9名、青年专家3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培养技术经理人38名,筑牢人才支撑。
“在探索科技成果供给转化路径上,我们构建起一套‘培育-转化-保障’闭环体系,实现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护航。”奎文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都松强表示,通过将科技创新与全要素资源深度绑定,得以让更多“科技成果”落地升级为“产业之果”。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通讯员 丁丽丽 吕高艳 潍坊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