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忆慈亲:母亲逝世五周年祭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只是这秋阳未暖,先漫了一层思念的凉——今日既是登高敬老的佳节,亦是母亲远行五周年的忌日。五年光阴弹指过,身为长子,我仍时常在某个熟悉的场景里骤然想起她,那些藏在岁月褶皱里的往事,便又清晰如昨。
![]()
母亲的一生,是一部浸着时代风霜却始终透着坚韧的书。上世纪四十年代,烽烟漫卷的岁月里,她还是豆蔻年华的少女,便背着行囊赴夏馆山丘负笈求学。寒夜里,炭火微光映着她伏案苦读的身影;乡音里,藏着一群少年为国识字、为救亡高歌的热忱。后来她珍藏的旧合影里,还留着与笑指同窗绑鞋的鲜活瞬影,那是烽火年代里,属于她的青春印记。
![]()
新中国成立后,这份坚韧化作了更绵长的坚守。1949年,她踏上讲台,从此粉笔为伴、红烛为魂;六十至七十年代,她暂别杏坛回乡村,跟着乡亲们一起扛过每天三晌的集体劳动;八十年代,终于重拾教鞭,将积攒半生的热忱又倾注在三尺讲台。她曾提起“三年灾害”时:“如果再等两天不散食堂,就会饿死了”,一句话里藏着多少饥寒,如今想来仍让我心口发紧。“文革”时的物质匮乏更不必说,时常到了饭点要去邻家借粮,寒冬里连取暖的柴火都稀缺。而体弱多病的她,就在这样的艰难里,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将我和弟弟抚养成人,看着我们娶妻生子,守着孙辈绕膝的热闹,把苦日子过出了烟火气。
![]()
上午天阴如晦,我与弟弟一同去往村东坡根父母的坟茔。风掠过田埂,像是母亲从前唤我们回家的声音,我们摆上祭品,轻声祷告,愿她在天堂再无病痛与困苦,能与父亲一同安享世间未及的美好。
晚饭后,窗外的秋雨淅淅沥沥落下,敲在窗棂上,也落在我心里。这雨,多像儿子思念的泪,一滴一滴,润了离别之痛,也串起了母亲教给我们的人生信条——她一生与人和善、真诚待人,做事认真从不敷衍;即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雨天歇工或夜晚睡前手不释卷,以梅兰竹菊的风骨自勉。如今,我们兄弟二人皆以她为榜样,将这份高尚情操代代相传,想必九泉之下的她,也会颔首含笑。
五载阴阳隔,思念从未歇。惟愿这重阳的风,能捎去我心底的话:母亲,我们一切都好,也定会活成您期望的模样,您在天堂,安心!
作者:符明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