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因为文学的召唤,我们又一次相约南充,相聚在美丽的嘉陵江畔。
深秋时节的嘉陵江,正是古老的《诗经》描述的场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个“蒹葭”,就是眼下嘉陵江两岸摇曳着紫红色花絮的芦苇;这个“伊人”,在第二届“嘉陵江文学周”登场之际,想必就是“嘉陵江作家群”心目中的文学女神了。嘉陵江上帆影点点,那是时代的风,鼓起了文学的帆。
![]()
嘉陵江文学周,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与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跨区域文学活动。自2022年设立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活动期间颁发“嘉陵江文学奖”。“嘉陵江这条逐渐浩大起来的河流,在以她的名字命名一个文学奖那一刻,便为远远近近的作家提供了温暖的岸。”这是第一届嘉陵江文学奖获得者、长篇小说《塞影记》作者马平的心灵独白,道出了嘉陵江流域作家的共同心声。
今夜,在南充大木偶剧院那座像印章一样的南充地标建筑里,将举行第二届嘉陵江文学奖颁奖典礼。这是“嘉陵江文学周”的开场戏,也是一出重头戏。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南充市作家协会将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学活动,将文学的种子撒进校园、带进社区、种进人们心田。这些萌动着希望的种子,只要假以时日,必将会像蒹葭一样在嘉陵江两岸蔓延成美丽的文学风景。
嘉陵江流经陕西、甘肃、四川和重庆四个省(直辖市),这是一条大自然的江,也是一条文化的河。嘉陵江两岸广阔的土地,哺育出了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嘉陵江作家群”,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出生长大,或者慕名从外地来到这条江边生活。嘉陵江是他们生命里的河流,从他们眼前流过,在他们的笔端流淌。嘉陵江文学奖,面向嘉陵江流域42个县(市、区)的作家征集优秀文学作品,再沙里淘金一样挑选出获奖小说、散文和诗歌。比如这一次,就推出了作家杜阳林的长篇小说《立秋》、强雯的散文集《访古记:一个人周末博物志》、包苞的诗集《与寂静书》等12件获奖作品。
![]()
今天,我们在短视频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在DeepSeek按照指令分分秒秒推出一篇篇华丽文章的时候,再来畅谈文学其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文学是什么?那是嘉陵江上的一朵浪花,掬之在手可亲可感;是嘉陵江岸边的那一座座灯塔,指引着夜行的船不跑偏方向;是嘉陵江轮船上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可以洞见历史,也可以看到未来。扬起文学之帆,我们在时光之河中逶迤前行,可以听到杜甫在嘉陵江畔吟唱:“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可以看到陆游从蜀道上走来:“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嘉陵江,这一条水道,历史上走过多少英雄豪杰,也走过了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赋圣司马相如这样的文学艺术大家。感谢文学和艺术的熏染,让我们今天再看嘉陵江两岸的山川田野时,就有了看山是山、看山又不是山的审美情趣。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今天,我们扬起文学之帆,在嘉陵江逐浪前行时,有责任把今天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用文学作品告诉后来人嘉陵江在二十一世纪的模样。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萧红笔下的呼兰河,贾平凹笔下的商州……他们用一部部作品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版图。嘉陵江,就是“嘉陵江作家群”的文学世界。这里的山水,这里的人家,这里的物产,这里的时代故事,都等着我们去描摹刻画、反复皴染。让我们从文学作品中看到这一条江的独特性,又从这一条江看到千万条江河。
嘉陵江静水深流,曾孕育出了小说《燕儿窝之夜》《山杠爷》这样的经典之作。嘉陵江文学奖,必将催生出更多具有嘉陵江风情,又具有巴蜀风格的好作品。“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今天的努力,会在时间中沉淀,会在嘉陵江的帆影中脱颖而出。(颜庆)
来源 | 南充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