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初春的夜里,我在前线收到了你的信——像雪一样飘进战壕。”王荫槐后来回忆这句话时,眉梢带着少年般的得意。那一年,他22岁,正随志愿军某师政治处驻扎在清川江一线。每天身边炮声不断,可在他手上翻动得最多的,却是祖国各地寄来的慰问信。志愿军需要枪炮,也需要文字,他学历尚可,便被安排给部队做新闻宣传兼复信工作。信件山一样高,加班通宵是家常便饭。就在一叠半湿的牛皮纸封里,他看到一页稚嫩的蓝色钢笔字——来信者,汪孝玉,成都一所中学初二学生,年仅十三。
![]()
当时的中学课堂常常会拿《人民日报》做范文,汪孝玉也是在那些报道里第一次认识“最可爱的人”。她写得不深奥,只说“我在课堂上画了一面小国旗贴在桌角,想让你们知道后方的心愿都在旗子里”。简简单单一句话,把王荫槐击中。他放下手里的稿纸,提笔写了三页回信,既有回答,也夹杂一两句调皮的自白——“朝鲜的风很刺骨,可我知道成都的花市快开了”。
邮路不稳,信件往来常常要一个月才能跨过鸭绿江与秦岭。没想到,这封信居然安安全全抵达成都。收到信的汪孝玉当场激动得跳了起来,值日的同学都吓了一跳。她连夜再写,告诉对方“班上同学已组成‘前线通讯组’,轮流给你们寄报纸和火柴”。就这样,两个人的名字在厚厚的邮政抽斗里越来越熟练地排在一起。原本例行公事的复信,慢慢变成持续五年的私密往来。
![]()
值得一提的是,少年人对纸笔有着天然的浪漫想象。汪孝玉曾在信尾附上一枚干桂花,王荫槐把它压进了随身携带的毛选里,说“等打完仗,桂花香还在”。此后每封信里,他都夹片当地树叶当回礼,形态各异,有时只是普通的柳枝,但保留着江风的痕迹。有人笑他多此一举,他却回答:“远方的孩子没来过北方,这算实物报道。”语气既正经又带点顽皮。
1953年夏,停战协定签字。王荫槐所在部队仍留守掌握战后事务,身处异乡的日子继续拉长。国内却已在恢复经济,学校里也在讨论“毕业去哪里”。汪孝玉面对同学的“考大学”口号,突然冒出个大胆念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离前线更近,离那个人也更近。她报名北大荒垦区,未告父母便把申请表寄出。那一年她才十六岁,举动颇为惊人,但学校最终同意,理由很简单——“青年志愿垦荒,正当其时”。
![]()
1955年9月,志愿军大部队回国。列车过山海关时,战士们高唱《二郎山》。王荫槐却心不在焉,他惦记那个在黑龙江虎林农场扛着镰刀的四川姑娘。果然,他刚在吉林安顿,就收到汪孝玉写在土黄色粮票背面的字:“我已在二分场,离你不到六百里。”短短一句,把千里转换成咫尺。
第一次见面发生在十一月的暴雪里。汪孝玉穿着发白的棉袄,脸颊冻得通红,却先递上一小篮自种的土豆,说:“前线讲究战备口粮,这些够不够标准?”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让气氛瞬间融化。五年的纸上交流在那天落地生根。随后,他们以最简朴的形式完成婚礼:几条红布、两斤糖、一张大炕。战友们敲起暖水瓶当锣鼓,喊一句“新娘子抱炕沿”,屋里屋外尽是笑声。
新人生活并不轻松。根据当时部队家属政策,军官若要家属进营,需保证家庭成员成分“清白”。王荫槐的母亲因富农出身被划为“成分复杂”,这堵铁门一下子把全家拦在营区外。面对选择,他沉默良久。汪孝玉却利索地说:“那就搬出去,咱们自己搭窝。”一句话,事情定了。结果是一家八口挤进二十平方米矮房,炕上睡人炕下做饭,冬天屋里常常结霜,孩子们玩雪似的用手抠墙角的冰。有人问她后悔吗,她摆手:“苦不算事,只要一家人在一处。”语气仍旧爽朗。
![]()
时间跳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硝烟未散,王荫槐转业地方,被调到黄石日报任副总编辑。多年军旅磨出的干练作风碰上地方报社的文人习气,起初多少有些水土不服。他干脆把政治处那一套“出稿看导向”的军规带过来,硬是把报社管理拉出新气象。职工以后回忆:“老王排版像打靶,步骤分毫不差。”值得注意的是,他始终带着军人节制:办公室抽屉里常年只有一盒旧烟、一壶热茶,连家属探班都要先登记。
汪孝玉也没闲着,黄石市邮政局当时正推行包干投递,她主动挑最偏远的山路。双脚磨出血泡,她自己用棉线穿过水泡放水,再套上胶鞋继续走。后来各路表彰开会,她只说一句:“邮路通,人心也通。”这股子拗劲十分罕见。
![]()
然而天不假年。1998年4月,汪孝玉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离世。王荫槐强忍悲痛,为她写下一篇《鼓盆新歌》。手稿至今在家属手里,纸上墨迹因泪水晕开,许多字只能依稀辨认。亲友都说,那是他一生里唯一一次失态。
2017年11月16日,王荫槐在武汉军区总医院平静离世,享年九十。临终前,他让家人把那枚已成褐色的干桂花放进衣兜。同病房的一位年轻护士好奇,问老人为何珍视一片枯瓣。老人艰难地笑:“那是十三岁少女寄来的春天。”整间病房瞬间安静。
![]()
从清川江的烟火到东北的炕头,再到长江边的编辑部,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情缘,并未因战火与流离而中断。两个人用一封封信抵抗黑暗,用一炕灯火照亮生活。信纸会泛黄,人却在对方记忆里永远年轻,这大概就是“最可爱的人”与“最勇敢的女孩”留下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