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酒桌文化没想到是炸鸡配啤酒,男人们挽着胳膊再来个交杯酒。
![]()
英伟达的黄仁勋在一家炸鸡店与三星会长李在镕、现代汽车会长郑义宣聚餐,三个全球顶级富豪在一家普通的炸鸡店吃炸鸡和啤酒。
看到这一幕股民们纷纷跟投,第二天韩国的一家炸鸡公司股票涨疯了。
![]()
最近英伟达频繁上热搜,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
![]()
五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已经不是“富可敌国”了,这是 “富可敌超级大国”。这么说吧,如果参与全球各国GDP排名,可位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而创始人“黄仁勋”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已经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八。
![]()
要知道在十年前小米3的发布会上,雷总就和黄仁勋同台过,为黄仁勋了给自家芯片站台,老黄可以说给足了面子。
他不仅亲自登台,还努力用中文与观众交流,笑着自称是一名“米粉”。就是希望借助小米当时如日中天的势头,打开咱们市场的大门。
这相当于黄仁勋早期落魄带货视频,那个时候黄仁勋的咖位比雷总还是低不少的。
![]()
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今他的芯片火爆全球,全世界的科技公司都在抢,像囤黄金一样囤他的货。从“求人用”到“人人抢”,实现了完美逆袭。
他的经历似乎告诉所有人,既然出生没有光环,那就自己发光。
黄仁勋1963年在中国台湾出生,后来和家人移民到美国。一开始他的生存环境简直是“地狱难度”,15岁就当过洗碗工,刷过厕所。
幸运的是,他后来进入了一家正规大学,毕业后还加入了AMD当上了芯片设计师。
在30岁的时候决定创业,他和两个朋友一起,凑了4万美元,创立了英伟达。这4万美元里,有他自己的全部积蓄。
英伟达的前两款产品NV1和NV2都失败了,差点把公司拖垮。最惨的时候,公司账面只剩不到100万美元,最多只能再撑一个季度。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含着泪裁掉了公司近70%的员工。
![]()
在绝境中,他做了一个改变世界的决定:放弃当时的主流技术,全部押注在一个名为“图形处理器(GPU)”的新玩意儿上。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非常疯狂,就像在大家都造马车的时候,他非要跑去研究火箭。为了说服日本世嘉公司投资,他硬着头皮吹牛,说6个月就能做出他们想要的芯片。结果,靠这吹牛拿到了救命钱,然后带着团队玩命研发,最终真的搞定了。
靠着在游戏显卡上的成功,英伟达活了下来并迅速壮大。但他的眼光更远,他坚信GPU的并行计算能力在未来会大有可为。
于是,他早早布局,为人工智能的爆发准备好了“引擎”。当AI浪潮袭来时,全世界才发现,黄仁勋的芯片就是“淘金热”里唯一靠谱的“铲子”。
从此,英伟达一飞冲天......
这些年中国市场英伟达可以说是一家独大,但前些天根据报道,英伟达老板黄仁勋在纽约的一个活动上亲口承认:因为美国政府的芯片出口禁令,英伟达已经彻底离开了中国市场:
![]()
如果是几年前,英伟达的撤出会让国内企业措手不及,现在我们不仅能对英伟达反垄断调查,甚至还明里暗里要求大厂跟英伟达脱钩,说明我们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脱钩,大厂明面上不买,暗地里肯定还会继续购买。
要求大厂(如阿里、腾讯、字节等)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这是在用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来倒逼国产AI芯片的落地和应用。没有应用场景,再好的芯片也是纸上谈兵。
![]()
如果没有替代品,所有政策都是空中楼阁。目前我们已经有一批能打的国产AI芯片企业:
华为昇腾这是毫无疑问的领头羊。在算力上已经能够对标英伟达的主流产品。寒武纪、百度昆仑等,这些品牌也在特定领域和场景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英伟达的强大不仅在于芯片,更在于它花了十几年建立的CUDA软件生态。
几乎所有AI开发者都是在CUDA上学会编程的。这是我们过去最薄弱的环节,但现在正在快速追赶。
![]()
随着英伟达的退出,短期来看:AI应用的使用成本可能会上升。训练AI模型的成本会增加。这部分成本最终可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比如,你使用的视频网站会员、云存储、AI绘画、智能推荐等服务,未来的涨价可能性会增加。
但长期来看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是培育顶级企业最好的土壤。
没有英伟达挡路,华为等国产厂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这最终会让整个国家的科技根基更稳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