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仁怀市总投资8亿的白酒生产污水处理厂遭工商局强制接管的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耳闻?
![]()
贵州仁怀市那件事还在调查中,甘肃岷县就也出现了同款案例,巧的是曝光媒体均为大象新闻。
谁也没想到,这场始于 2018 年兰州投洽会的招商引资合作,会在五年后演变成 “民企投钱铺路,政府摘桃接管” 的闹剧。3.7 亿真金白银砸下去,换来的不是长期经营的保障,而是一纸律师函和被封存的公司大门。
民企老总哭诉:“我们举报的就是住建局,它会自己处理自己吗?我们是老百姓啊,胳膊永远拧不过大腿。”
那事实真是如此吗?
![]()
2018 年的夏天,张永带着团队从外地赶到甘肃岷县,在兰州投洽会上签下了那份让他至今耿耿于怀的协议。红章盖下去的那一刻,岷县政府承诺给宏源公司的,是从 2018 年到 2048 年整整 30 年的城区独家供热特许经营权,覆盖老城区、西城区等四个片区的所有用户。
“当时县领导握着我的手说,岷县冬天冷到零下二三十度,老百姓盼集中供暖盼了十几年,让我们放心投钱,政府肯定兜底。” 张永回忆起当初的场景,语气里满是唏嘘。
随后五年,宏源公司真金白银地砸钱:40 多公里的供热管网像毛细血管一样铺满全城,20 多座换热站拔地而起,从设备采购到工人培训,每一笔开销都记在厚厚的账本上。到 2023 年事发前,累计投入已经达到 3.7 亿元,岷县城区 3 万多户居民终于告别了烧煤炉取暖的日子,家里的温度计第一次能稳定在 18℃以上。
那些年里,张永几乎把家安在了换热站。有老人反映暖气不热,他带着维修队爬十几层楼检查管道;雪天管网冻裂,他和工人一起在零下二十度的户外抢修到凌晨。“既然接了这个活,就得对老百姓负责。” 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
2020 年上半年,张永偶然得知国家有供热专项债政策,利息低、还款周期长,正好能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他赶紧整理材料汇报给县领导,满心期待能拿到这笔 “及时雨”。
可等了十几天,得到的答复却泼了他一盆冷水:“民营企业不能用专项债。” 张永虽然失望,但也只能另想办法融资。
没想到三个月后,岷县住建局的人突然找上门,提出个 “双赢方案”:让宏源公司出个证明,假装和城投公司成立了联合公司,这样就能以国企名义申请专项债。“当时我就问,钱批下来归谁用?他们支支吾吾说归城投,那我肯定不同意啊,凭啥我们出名义背债务,好处全归别人?” 这次谈判不欢而散,张永明显感觉到,政府部门的态度变了。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岷县居然顺利拿到了专项债。住建局用 1.3 亿建了一台锅炉,城投公司紧接着又建了两台,还配套了完整的设施。一夜之间,宏源公司的 “独家经营权” 成了笑话,城区供热变成了住建局、城投公司和宏源公司 “三足鼎立” 的混乱局面。
“最可气的是,他们建锅炉的地方,还是当年政府给我们规划的备用热源地。” 张永说,从那以后,公司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不仅要和 “自己人” 抢用户,之前承诺的配套补贴也迟迟不到位。
![]()
如果说专项债是 “晴天霹雳”,那随后的亏损就是慢慢割肉的煎熬。张永给记者算了笔账:2018 年接手时煤炭才 580 元 / 吨,到 2020 年直接飙到 1900 元 / 吨,翻了三倍还多。可供热价格是政府定死的,一分钱都不能涨。
雪上加霜的是欠费问题。3 万多用户里,每年有 1 万多户不交暖气费。“政府有规定,再冷的天也不能给欠费户停暖,怕冻出事。” 张永无奈地说,有住户甚至放话 “取暖费凭本事交,你们有本事就停”。
更荒诞的是公司办公室曹主任拿出的那份 “人情暖” 名单。密密麻麻的表格里,列着近 1000 户的姓名、住址,备注栏里写着 “某局长打招呼”“某主任亲戚”。“这些人常年不交暖气费,我们要是敢催,第二天就有领导打电话施压。” 曹主任说,有个法院工作人员甚至直言 “好几年没交过费了,谁敢要?”
一边是飞涨的成本,一边是收不上来的费用,再加上 “人情债” 的无底洞,宏源公司五年里亏损高达 1.65 亿元。张永四处举债,把自家房产都抵押了,才勉强维持运转。2022 年底,副县长找他谈,想让城投公司控股宏源,张永看着回落的煤价,觉得熬出头了,就拒绝了这个提议。现在回想起来,他才明白那可能是 “最后通牒”。
![]()
2023 年 6 月 13 日,几个陌生人突然闯进宏源公司,在门口贴了张律师函就走了。张永捡起来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去 —— 甘肃融通律师事务所受住建局委托,说公司 “负债高、投诉多、激化矛盾”,要解除 30 年的特许经营协议。
“太荒唐了!解除行政协议得有政府正式文件,哪能用律师函打发?” 张永赶紧找了北京的律师咨询,张建明律师明确告诉他,这种操作程序严重违法,律师函顶多算 “私人意见”,根本没有法律效力。
可法律站不住脚,不影响接管的脚步。7 月 7 日,住建局下发《接管通知书》;12 日,一群人带着封条闯进公司,把财务账册、设备台账全拉走封存;27 日,县政府才补发公告,说 “同意解除协议”,把经营权交给了城投公司旗下企业。
“这就是先抢东西再补手续!” 张永气得浑身发抖。面对质疑,住建局副局长刘明珠说 “群众投诉 100 多件”,可张永拿出的数据显示,3 万用户 100 多件投诉,在定西市 23 家供热企业里排倒数第二,“要是这算不合格,定西就没合格企业了”。
![]()
从 2023 年 7 月到现在,张永的维权之路走得比蜀道还难。
他给县政府、人大、政协发了两次律师函,石沉大海;去省政府信访,材料被层层转回到岷县住建局 —— 而住建局正是他要告的对象。“等于让小偷审自己的案子,能有结果吗?”
有次他在住建局门口等局长,被保安拦着说 “领导不在”,转头却看见局长从后门上车走了。“我现在才懂,老百姓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电话里,张永的声音低了下去。
![]()
更让他疑惑的是,接管发生在专项债审计前夕。2023 年正好是 2020 年那批专项债开始还本付息的年份,每年要还几千万,而审计指出城投公司 “没自有资金,全靠专项债”。“他们是不是想拿我们的资产填窟窿?” 张永的疑问,至今没人回答。
事件曝光后,网友炸了锅。有人骂 “人情暖是特权腐败”,有人说 “这是把招商引资的牌子往地上踩”,还有人翻出山东博兴类似案例,提醒 “今天能抢供热公司,明天就能抢任何企业”。
甘肃网友表示:“确实是,没接管之前温度没上过20现在24度左右。你说老百姓该信谁,我是岷县人。”
![]()
岷县网友:“实地过来问下老百姓就知道了,以前他们烧的能把人冻死,自从走了以后这两年才热了。”
![]()
如今岷县的冬天又要来了,城投公司运营的供热系统已经开始调试,而张永还在为 3.7 亿的投资奔波。那份 30 年的协议被他锁在保险柜里,封皮上的红章依旧鲜艳,只是再也暖不透一个投资者的心。
就像网友说的:“暖气不热可以修,可信任凉了,多少年都暖不回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