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单药博弈到系统制胜:创新药投资的“能力锚”与“全球局”

0
分享至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超级泥头车

来源:雪球

创新药投资的本质是 “ 高风险 、 高回报 ” 的概率游戏 , 核心围绕 “ 潜在重磅药 ” 的价值兑现周期展开 ——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核心观点 。

但近期对药企发展史的关注 , 让我跳出了 “ 单药临床-获批-商业化 ” 的阶段性价值框架 , 看到了另一重更底层的逻辑 : 对终局型大药企与MNC而言 , 单药的成败只是 “ 概率事件 ” , 而企业构建的 “ 系统能力 ” 才是穿越周期 、 放大胜率的核心 。

同时 , 他认为市场上存在一种普遍误区 : 非医药背景投资者将管线拆成Excel “ 算命 ” , 把峰值销售额算到小数点后两位 , 却忽略了 “ 管线≠未来现金流 ” 的行业常识 , 管线再好能不能卖得好是未知 。 我始终强调创新药是 “ 阶段性价值投资 ” , 但这并不意味着迷信单药管线 —— 管线是创新药的 “ 期权 ” , 而企业的系统能力才是 “ 行权钥匙 ” 。

脱离能力谈管线 , 就是耍流氓 。 我一直认为普通公司开到重磅药彩票就可以使自己在该药专利期内躺赢 , 因为核心观点是重磅药的稀缺性以及国内的低成本使得其会BD出去 , 就不需要自己进行运营 , 但这核心不是否认运营能力 , 而是肯定MNC的运营能力 。 不过这也使得我的旧思路局限在中小型创新药企 , 对于大型创新药企以及MNC难以解读 , 最近信达IBI-363的BD ,我虽然在药物方面很早就预测了其成功性( 可以翻曾经的旧贴 ) , 但是BD条款的借鸡下蛋还是意料之外的精彩 。

这一属于大创新药药企的精彩是我过度看重重磅药大单品 , 将平台和管理只认为是提高概率的因素的思维所看不到的 , 非常可惜

01
管线崇拜
管线的价值最终由企业能力定义
我聚焦中小创新药企的 “ 单药价值拐点 ” , 因为这类企业的核心价值确实集中于1-2款核心管线的临床推进与商业化验证 。 但当企业成长为大药企 , 或我们把视角投向MNC时 , “ 管线厚度 ” 与 “ 能力边界 ” 的匹配度 , 才是决定价值的关键 。

管线估值的 “ 虚假精确性 ” 毫无意义 , 模糊的正确足够 :一款药物从临床到获批的成功率仅约10% , 即使获批 , 全球多数药物也无法回收研发成本 。 IPO招股书里的 “ 千亿市场 ” 预测 , 往往忽略了临床失败 、 竞品冲击 、 医保压价等多重风险 。 对大药企而言 , 单药的 “ 精确销售额测算 ” 远不如 “ 管线协同性+落地能力 ” 重要 —— 恒瑞的管线并非每一款都是FIC/BIC甚至有的还挺有缺陷如卡瑞丽珠 , 但凭借 “ 低成本研发+强销售 ” , 即使是 “ me-too ” 管线也能实现盈利 , 这正是能力对管线价值的放大 。

企业及平台能力是管线的 “ 风险对冲工具 ” , 价值不只是提高重磅药物的挖掘概率 :中小药企的管线失败可能是灭顶之灾 , 但大药企的系统能力能分摊风险 。 恒瑞的 “ 低成本研发 ” 本质是中国产业红利的极致转化 , 病人资源集中降低临床招募成本 , 工程师红利压缩研发人力成本 , 全产业链CXO支撑让外包成本显著低于海外 。 再叠加 “ 强销售网络 ” 对国内医院渠道的深度渗透 , 使其管线从 “ 临床数据 ” 到 “ 现金流入 ” 的转化效率远高于同行 —— 这种能力让管线的 “ 成功概率 ” 和 “ 价值天花板 ” 都得到提升 , 这正是单药博弈逻辑无法覆盖的核心 。

管线的核心是 “ 可持续性 ” , 而非 “ 数量 ” :海外MNC这一 “ 资本及商业化平台公司 ” 的成长史印证了这一点 。 辉瑞 、 罗氏等巨头虽靠重磅药撑起营收 , 但持续的BD引进与并购整合 , 让管线始终保持 “ 新旧交替 ” , 避免了 “ 专利悬崖 ” 的毁灭性冲击 。 它们的自研管线看似 “ 平平无奇 ” , 实则是 “ 补全管线空白 、 维持销售平台运转 ” 的战略布局 —— 这与恒瑞靠管线厚度分摊风险 、 反哺研发的逻辑异曲同工 , 核心都是 “ 用能力保障管线的可持续产出 ” 。

02
中国特色能力
低成本 + 强销售的本质与边界

我们讨论中提到的恒瑞 “ 低成本研发+强销售 ” 模式 , 是中国创新药产业阶段的特有产物 , 但其逻辑算不上是 “ 制度套利 ” , 而是 “ 产业红利与企业能力的共振 ” , 且这种模式有明确的适用边界 。

能力的底层支撑是中国产业禀赋 :恒瑞的低成本不是 “ 偷工减料 ” ( 当然 , 有些差一些也无法反驳 ) , 而是建立在 “ 病人资源集中 、 工程师红利 、 CXO产业成熟 ” 三大基础上 。 国内临床入组速度是欧美的2-3倍 , 研发人员成本仅为海外的1/3 , 原料药产能占全球 28% , 这些产业红利是海外MNC难以复制的 。 而其强销售网络 , 则精准适配了国内 “ 医保准入+医院渠道 ” 的商业化逻辑 —— 这种 “ 产业红利+本土化能力 ” 的组合 , 让恒瑞在国内市场形成了难以突破的壁垒 。

模式的边界海外市场完全不适用 :海外MNC的核心优势是 “ 突破性创新+全球销售平台 ” , 欧美市场更看重药物的临床价值 ( 如生存期改善 、 副作用降低 ) , 而非 “ 价格低 、 渠道强 ” 。 恒瑞的 “ 数据不拉垮即可靠销售放量 ” 的模式 , 在FDA严格的疗效审查与海外成熟的学术推广体系下完全行不通 。 中国药企出海的核心 , 必须是 “ 临床价值突破+BD授权合作 ” —— 百济跑通的 “ 中国研发-全球多中心-海外商业化 ” 闭环 , 本质是 “ 用中国低成本研发做出全球认可的临床数据 , 再借助海外MNC的销售能力兑现价值 ” , 这才是中国能力的 “ 全球适配路径 ” 。

能力的进化方向是从 “ 成本优势 ” 到 “ 创新+整合 ” :“ 低成本+强销售 ” 是中国大药企的 “ 生存根基 ” , 但不是 “ 终极形态 ” 。 随着工程师红利消退 、 CXO竞争加剧 , 单纯的成本优势会逐渐收窄 ; 同时国内的支付能力与强监管是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真正广阔的市场在海外 , 这一点贯穿我的研究。 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 必然是 “ 成本优势+创新能力+整合能力 ” 的叠加 —— 就像恒瑞近年加大ADC 、 双抗等前沿领域布局 , 同时通过海外授权实现研发价值兑现 , 这正是从 “ 中国特色能力 ” 向 “ 全球竞争能力 ” 进化的信号 。

03
全球视野下的大药企逻辑
能力决定终局

对比中外MNC , 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 “ 单药博弈 ” 与 “ 系统制胜 ” 的边界 。 海外MNC的核心逻辑是 “ 资本+销售平台+创新生态 ” , 而中国大药企的逻辑是 “ 产业红利+本土化能力+全球化突破 ” , 两者虽路径不同 , 但本质都是 “ 用系统能力替代单药依赖 ” 。


这种差异决定了投资逻辑的不同 : 对海外MNC , 我们关注 “ 重磅药的临床进展+ BD/并购动作 ” , 核心是 “ 创新产出与生态稳定性 ” ; 对中国大药企 , 我们既要关注 “ 管线的临床价值 ” , 更要跟踪 “ 低成本优势的可持续性+海外突破的可能性 ” —— 这正是从 “ 单药战术 ” 到 “ 企业战略 ” 的视角升级 。

04
投资框架升级单药拐点能力拐点

结合中小药企与大药企的不同逻辑 , 创新药投资的完整框架应是 “ 阶段适配+能力聚焦 ” , 既肯定定单药博弈的价值 , 也不迷信管线崇拜 , 而是根据企业规模与发展阶段 , 锚定核心价值驱动因素 。

中小创新药企坚守 “ 单药价值拐点 ” :核心仍围绕 “ 潜在重磅药 ” 的临床推进 ( 如II期PoC数据 、 III期顶线数据 ) 与商业化验证 ( 如上市后销售放量 ) , 催化剂明确 , 风险与回报匹配度高 。 此时无需过度纠结 “ 企业能力 ” , 只需判断管线的临床价值与成功概率 。

大药企/MNC聚焦 “ 能力拐点 ” :核心跟踪三大能力信号 , 一是研发效率 ( 如低成本研发的可持续性 、 前沿领域管线进展 ) ; 二是商业化能力 ( 如国内市占率提升 、 海外授权/多中心临床突破 ) ; 三是整合能力 ( 如并购后的管线协同 、 BD 引进资产的价值兑现 ) 。 这些 “ 能力拐点 ” 比单一管线的进展更能决定长期价值 。

三大增量期权放大长期价值 :无论是中小药企还是大药企 , 以下三大期权能显著提升投资弹性 , 支付端改善 ( 医保谈判友好化 、 商保渗透率提升 ) 、 出海价值兑现 ( MRCT数据达标 、 海外授权金额超预期 ) 、 并购整合 ( 政策支持下的行业集中度提升 ) 。 这些期权是可通过数据跟踪验证的增量 , 这并不模糊 —— 如国内百亿级并购基金的落地 、 中国药企海外授权案例的增加 , 都是明确的信号 。

规避两类陷阱 :一是 “ 纯管线讲故事 ” 的大药企 ( 管线数量多但缺乏落地能力 , 现金流持续恶化 ) ; 二是 “ 能力边界模糊 ” 的出海标的 ( 无MRCT数据支撑 , 仅靠PPT宣传海外市场 ) 。 对这类标的 , 再诱人的管线估值也需谨慎 。

05结语

创新药投资的本质是 “ 概率与价值的平衡 ” 。 对中小药企 , 我们赌的是 “ 单药成功的小概率事件 ” , 核心是精准把握临床与商业化的价值拐点 ; 对大药企与MNC , 我们投的是 “ 能力驱动的大概率成功 ” , 核心是企业穿越周期 、 持续创造价值的系统能力 。

反 “ 管线崇拜 ” 是回归 “ 管线为表 , 能力为里 ” 的投资逻辑 。 中国创新药的发展 , 正在从 “ 单药突围 ” 走向 “ 系统竞争 ” , 恒瑞的 “ 低成本+强销售 ” 是现阶段的成功范式 , 而未来的赢家 , 必然是那些能将 “ 本土红利 ” 升级为 “ 全球创新与整合能力 ” 的企业 。

作为投资者 , 既要懂得在中小药企的 “ 单药博弈 ” 中捕捉阶段性机会 , 也要学会在大药企的 “ 系统能力 ” 中寻找长期价值 , 这既是对创新药产业发展规律的尊重 , 也是 “ 阶段性价值投资 ” 逻辑的延伸与完善 。 毕竟 , 单一药物的成功可能靠运气 , 但持续的成功 , 必然源于能力的复利 , 而过度看重重磅药大单品 , 将平台和管理只认为是提高重磅药大单品出现概率的因素 , 实际是我早期的局限性 。

我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 希望和大家一起成长 , 见证创新药的发展 。

补充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把创新药企业的管线比喻成期权 :

药物的估值是动态的 , 是该研发管线成功后所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折现的预测 , 如果临床失败则会对这预测值损失 , 即看涨期权中标的资产的贬值 。 行权价则是研发的成本 , 如果未来现金流折现的预测还不如行权价 , 即无法覆盖研发成本 , 自然不会继续进行且之前投入 ( 期权费 ) 浪费 。

企业的系统能力是 “ 行权钥匙 ” , 如果企业有系统能力即成熟强大的临床和商业化推进能力 , 则可以使得这一看涨期权中标的资产释放自己真实的价值 , 否则再好的管线如果企业没能力 , 也会使得这一看涨期权中标的资产贬值 。 一个看似普通的期权 ( Me-too类药物管线 ) , 如果企业有系统能力即成熟强大的临床和商业化推进能力 , 则可以使得其获得比预期更好的价值 。

所以 , 反 “ 管线 ( 分子 ) 崇拜 ” 是必须的 , 且提高行权成功率 、 降低行权成本 、 最大化行权收益和管理期权组合是大创新药企和MNC得以跨越周期的重要能力 。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于“长期投资+资产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这三大分散进行基金长期投资,从而实现投资收益来源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点击下方图片立即领取课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出事了,停摆35天终酿成大祸,现场惨烈,特朗普:不妥协继续关门

出事了,停摆35天终酿成大祸,现场惨烈,特朗普:不妥协继续关门

振华观史
2025-11-05 14:12:37
随着雷霆8连胜创纪录,勇士赢太阳,西部最新排行:快船跌至第10

随着雷霆8连胜创纪录,勇士赢太阳,西部最新排行:快船跌至第10

球场没跑道
2025-11-05 14:38:11
70岁大爷和30岁保姆生下儿子,亲子鉴定后,大爷却被自己儿女气死

70岁大爷和30岁保姆生下儿子,亲子鉴定后,大爷却被自己儿女气死

纸鸢奇谭
2025-09-08 09:31:42
女子参加婚礼穿包臀裙和黑丝,抢了新娘风头:新郎都不好意思了

女子参加婚礼穿包臀裙和黑丝,抢了新娘风头:新郎都不好意思了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1-05 09:11:11
以防长称将在“黄线”内不设限制地打击哈马斯

以防长称将在“黄线”内不设限制地打击哈马斯

界面新闻
2025-11-05 19:28:04
是谁导致了美国衰败?不是“无法无天”的特朗普,也非小布什拜登

是谁导致了美国衰败?不是“无法无天”的特朗普,也非小布什拜登

军机Talk
2025-11-03 15:36:42
瑞银:中国接近半数家庭房产处于账面亏损状态

瑞银:中国接近半数家庭房产处于账面亏损状态

互联网大观
2025-11-04 13:43:22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分组:上海和北京同组,樊振东大概率交锋王楚钦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分组:上海和北京同组,樊振东大概率交锋王楚钦

懂球帝
2025-11-05 15:57:07
秦始皇姓嬴名政,为何儿子却叫扶苏和胡亥?看完可算懂了

秦始皇姓嬴名政,为何儿子却叫扶苏和胡亥?看完可算懂了

大国纪录
2025-11-04 14:51:55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DrX说
2025-11-03 14:13:43
10年湖北打工妹嫁英国高管,结婚8 年持刀捅死丈夫,如今下场唏嘘

10年湖北打工妹嫁英国高管,结婚8 年持刀捅死丈夫,如今下场唏嘘

银河史记
2025-11-04 20:17:37
曝光!重磅间谍案件!

曝光!重磅间谍案件!

李荣茂
2025-11-04 07:57:13
波克罗夫斯克会成为下一个巴赫穆特吗?

波克罗夫斯克会成为下一个巴赫穆特吗?

山河路口
2025-11-03 17:06:51
美媒:中国100式坦克已经颠覆西方认知,原来坦克还能这么造?

美媒:中国100式坦克已经颠覆西方认知,原来坦克还能这么造?

云上乌托邦
2025-10-23 10:46:01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措施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措施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05 17:01:53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小杨侃事
2025-11-05 17:05:22
貂皮大衣水洗退货后续:店主驱车300公里,买家身份流出 警方回应

貂皮大衣水洗退货后续:店主驱车300公里,买家身份流出 警方回应

不写散文诗
2025-11-05 17:35:10
婆婆骨灰多出4颗钢钉,儿媳:怀疑不是家人骨灰!查监控发现缺失超2分钟

婆婆骨灰多出4颗钢钉,儿媳:怀疑不是家人骨灰!查监控发现缺失超2分钟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38:00
开扣神器在TikTok爆红,上线2个月狂赚200万

开扣神器在TikTok爆红,上线2个月狂赚200万

跨境派Pro
2025-11-05 14:20:52
2025-11-05 19:59:02
雪球 incentive-icons
雪球
雪球,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10336文章数 1781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中方官宣!对美关税,调整!

头条要闻

国足换帅 邵佳一曾被赞是在德国踢球最成功的中国球员

头条要闻

国足换帅 邵佳一曾被赞是在德国踢球最成功的中国球员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房产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语音课04:宾利先生是单身吗?

手机要闻

小米17 Pro系列隐身模式上线:背屏一键关闭麦克风、摄像头、定位权限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艺术要闻

蒲华:搦管写竹,墨沈淋漓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