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美经济数据一出来,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中国的GDP换算成美元后,就只有美国的62%了。
要知道,中国一直以超越美国作为目标,在2021年的时候,这个数值就已经达到了77%,当时还在想,照着这个情况发展下去,那么超越美国,指日可待。
可谁曾想,不过4年时间,这个数值就从原来的77%,降到了62%呢,这差距为何越拉越大了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
美国GDP
今年上半年,中美GDP的数字对比让不少人有点慌。
美国GDP到了14.93万亿美元,中国是9.19万亿美元,差距拉到了5.74万亿美元,咱们的GDP只相当于美国的62%。
要知道美国之前的GDP总量确实挺亮眼,但这增长里“水分”其实不小。
![]()
最明显的就是美元的优势在帮忙,美国央行之前一个劲加息,让美元变得更值钱了,这么一来,不管实际产出有没有涨多少,按美元算的经济规模自然就被放大了。
![]()
更关键的是物价上涨在“凑数”,美国这半年日常消费涨价挺厉害,超市里的东西、生活杂费都在涨,看起来GDP增长了。
其实不少是涨出来的,不是真的生产出了更多东西,老百姓日子没变好,反而觉得钱更不经花了。
![]()
并且统计方式也藏着门道,美国算GDP时,连“自己住自己家,相当于给自己交房租”这种没实际花钱的支出都算进去了。
这种虚的部分中国统计时根本不算,里外里就把差距拉大了。
还有个点得说清楚,美国有些季度的增长,其实是靠进口变少撑起来的,进口的东西少了,在GDP核算里扣的钱就少,数字反而显得好看了。
但这根本不是经济真有活力的表现,真正能反映老百姓消费、企业投资的核心指标,增长一直很疲软。
![]()
中国GDP
和美国这种表面热闹不一样,中国经济是“实际增长挺扎实,但按现价算的增速看着不高”。
咱们上半年按美元算的GDP数字看着降了,但实打实的经济增长率比美国高不少,这才是真真切切的增长。
![]()
差距看着变大,核心就俩原因,汇率和物价。
汇率上,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比去年稍微弱一点,咱们国内生产的东西并没少,可换成美元计价后,数字自然就显得小了。
物价上更明显,中国这半年物价基本没怎么涨,甚至有些工业产品还便宜了点,对老百姓来说日子过得稳,但按现价算的GDP增速就没那么突出。
![]()
美国是靠涨价把GDP推高,咱们是靠稳物价让民生踏实,一涨一稳就形成了数字上的差距。
但抛开这些数字换算的门道,中国实体经济的底气很足,高科技制造业发展得不错,像工业机器人、AI需要的服务器这些产品,产量都涨得很明显。
![]()
进出口规模也创了同期新高,不管是卖出去还是买进来的量都不小,一直在给全球市场添动力。
消费也在慢慢回暖,大家买东西的热情在回升,国内需求的潜力正在一步步释放。
![]()
总结
要搞懂中美GDP差距的真相,就得拨开汇率、物价和统计方法造成的“数字迷雾”。
美国GDP总量高,更多是靠美元值钱、物价上涨和算入虚拟支出撑起来的,实际增长质量并不高,高债务、内部增长动力不够这些问题一直都在。
中国GDP占比下降,只是汇率和物价带来的短期数字变化,不是经济根基出了问题,实体经济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才是咱们真正的竞争力。
如果按实际能买到的东西算(购买力平价),中国经济总量早就超过美国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年的数据显示。
按这个标准算,中国GDP有35万亿美元,比美国的32万亿美元还多,这才更能反映真实的经济实力。
![]()
接下来,美联储已经开始准备降息了,美元不可能一直这么值钱,人民币大概率会慢慢回升。
而中国高科技产业一直在升级,国内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这些都会给经济增长提供长久动力。
短期的数字波动不用太在意,客观看清中美经济的虚实差别,才能真正明白两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