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年,病得奄奄一息的朱元璋,问3岁的宝庆公主:孩子,你说父皇的病,还能好吗?一旁的张美人被吓得脸色发白。没想到,公主的回答,让她的生母张美人,成了朱元璋死后,他唯一幸存的女人。
朱元璋病重卧塌,张美人抱着女儿立在床前,孩子不懂宫廷里的寂静意味着什么。
朱元璋的眼神时常黯淡,唯有见到女儿时,才会泛起一点微光,他招手让宝庆公主过来,病榻上的声音压得很低。
![]()
“阿宝,你觉得父皇能好吗?”朱元璋没看旁人,眼里只有女儿稚嫩的笑脸。
张美人心跳几乎停住,手指紧紧攥着袖口,生怕女儿无意间说错半句。
宝庆公主仰着小脸,认真看了父亲一会儿,奶声奶气地说:“吃药睡觉,病就会跑掉,我陪父皇一起睡,好不好?”
一瞬间,朱元璋眉头舒展,像是多年未见的阳光照进屋里,他拉住女儿的小手,声音沙哑却有一丝温柔。
张美人险些跪倒,她明白皇帝的规矩,后宫妃嫔一旦皇帝去世,大多难逃厄运,尤其像她这样没有强大外戚做靠山的人,唯一的希望,就是这小小的女儿。
宝庆公主在宫里地位特殊,那年冬天,她穿着绣着金线的袍子,任性地闯入御花园,太监们一时没拦住,她跌倒在雪地上,哭得撕心裂肺。
朱元璋亲自让人抱来,亲手给她擦了雪渍,嘴里还轻声哄着:“别哭,父皇小时候也摔过。”
每逢节令,公主都能得到独一份的赏赐,锦缎、玉佩、糖果堆成小山,张美人常常担心女儿太过招摇,可每次皇帝见了都只笑不语,反而让人加倍宠爱。
她喜欢画画,专门请来画师教她,她画得一手稚拙的花鸟,朱元璋看到时会夸赞:“阿宝画的,比江南的画师还好。”
张美人陪着女儿学琴练字,小心翼翼,却也渐渐松懈了心防,皇帝在女儿面前总不自觉软下声音,宫女们背后私下传说,在宝庆公主面前,陛下看起来都温柔许多。
张美人起初拘谨,后来见皇帝宠爱女儿,才敢带公主在御花园里走得更远些,她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把女儿揽在怀里,低声说:“别惹父皇生气。”
但朱元璋每次见到这对母女,总会留她们多坐一会儿,有时还亲自喂女儿吃点心。
![]()
公主生日时,朱元璋会命人制办糖塑,亲手送到她手里,逗她笑出声,张美人站在一旁,心里五味杂陈。
有大臣进宫,看见宝庆公主在殿内扑蝶,朱元璋只做不见,反而让人小心看护,不许磕碰。
张美人慢慢明白,女儿成了皇帝心头最后一丝柔软。
宫人们背后都说,宝庆公主一哭,皇帝就心软;公主一笑,皇帝的病都能轻些。
朱元璋晚年多疑严苛,张美人却因女儿而得以安稳,她日日陪公主读书写字,默默祈祷这样的日子能久些。
宝庆公主渐渐长大,宫中奖赏不断,太监宫女都愿意亲近她,就连年长的公主们见了她也要礼让三分。
张美人陪着女儿度过每一个春秋,见证她在皇宫里的每一次欢笑与失落,可没想到皇上病倒的这么突然,宫中殉葬的风言风语,吓得她彻夜难眠。
看着什么都不知道的女儿,她的眼泪啪嗒啪嗒的落下,如果自己跟着陪葬,那么以后谁来照顾女儿,当母亲的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
朱元璋去世前,张美人和女儿被特许留在身边,不必随其他妃嫔殉葬,宫里一时议论纷纷。
有人暗中猜测,是宝庆公主的童言无忌,才换来张美人的活路,但没人敢当面议论。
建文帝即位,宝庆公主依旧在宫中无忧无虑,张美人也因此得以安稳度日,母女俩谨小慎微的在宫中生活,宝庆再没有了过去的放肆。
靖难后,明成祖对公主十分宽厚,徐皇后更是视她如己出,宫里的老人见证了她一路被呵护长大。
朱棣亲自为她挑选驸马,婚礼大张旗鼓,太子送嫁,场面盛大,张美人站在人群中,看着女儿出嫁,心里只有说不出的温柔与释然。
可惜被万般宠爱的小公主,却所托非人,驸马空有一副好皮囊,却极爱慕女色,原先朱棣活着的时候,驸马还算对她友善,可等皇位上换了人,他的态度就渐渐转变了。
宝庆身子弱,驸马没事就在外面寻欢作乐,他辈分高,皇室难有人能约束他,在宝庆去世后,他更是靠着地位和钱财过得逍遥快活,一口气送走了好几个皇帝,成了个长寿老人,可惜宝庆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
参考信源:《宝庆大长公主圹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