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酶通过切割酶原或前体蛋白生成新的生物活性分子,参与调控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血液凝固级联反应以及病原体感染等。重编程蛋白酶底物特异性,有望实现对目标蛋白的选择性降解、特定信号通路的按需激活,甚至病理性蛋白的精准清除,从而衍生一系列在基础研究与疾病干预中的革命性应用。
对标基因编辑工具对核酸序列进行靶向切割(或改写),若能以类似的“可编程”理念重塑蛋白酶的底物特异性,使其识别并切割新的目标蛋白,将为蛋白质层面的精准编辑开辟全新路径。基因编辑需要识别15-18个碱基长度的核酸序列才可以在基因组上实现特异性不同,蛋白酶仅需要识别5-7个氨基酸长度的多肽序列就可以在蛋白组上实现特异性,而一个蛋白酶的口袋大小,通常在4-8个氨基酸范围,因此,通过高效的定向进化方法,改变蛋白酶的底物特异性,有望实现蛋白质的靶向编辑。
2025年10月31日,针对上述蛋白酶重编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南方科技大学王杰课题组和北京大学陈鹏课题组合作在NatureChemical Biology期刊上发表了文章A gasdermin-based life–death evolutionsystem for reprogramming protease specificity,将蛋白酶的化与宿主的增殖实现关联,构建了一种基于“生死选择”的高通量定向进化系统。并进一步通过该系统进化TEV蛋白酶,使其能识别并切割多种细胞靶蛋白。
![]()
天然蛋白酶的序列多样性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精确的蛋白质编辑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天然酶的底物特异性进行系统性重编程。然而,要让一种蛋白酶“改刀换刃”并非易事。蛋白酶识别底物的方式极为精细:它们依赖4–8个连续氨基酸残基在空间和化学上的精确匹配,以定位切割位点。哪怕微小的识别序列改变,也可能扰动酶的整体构象或催化中心,导致活性丧失。传统的定向进化方法虽然可以通过突变和筛选获得部分改良的酶,但受限于通量和成本,难以在庞大的突变空间中快速筛选出理想变体,实现对不同序列的高特异性切割。这使得蛋白酶的特异性改造长期停留在“微调”阶段,而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编程。
为了实现对蛋白酶底物特异性的重塑,研究团队利用细胞焦亡的功能执行蛋白-Gasdermin D(GSDMD),构建了一种基于“生死选择”策略的蛋白酶定向进化平台。
首先,他们发现在原核生物中表达GSDMD的N端结构域(1-275,GD-N)可以对大肠杆菌的膜结构产生破坏,从而对其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不仅如此,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可以很好的受到GD-N的表达水平的调控,呈现出剂量依赖的效果,从而验证GD-N是一个很好的筛选标签。
随后,他们在GD-N蛋白表面的loop区(R153-V163)插入了TEV蛋白酶的目标序列,通过筛选发现这一序列的引入不影响GD-N蛋白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进而实现对蛋白酶突变体的筛选:当蛋白酶突变体能识别并切割目标序列,毒蛋白GD-N的活性被破坏,细胞存活;当蛋白酶突变体不能识别目标序列,GD-N蛋白对细菌膜结构破坏,细菌生长受到抑制。
通过连续的培养,含有高活性突变体的大肠杆菌,生长速度较快,从而被富集,构建好的蛋白酶定向进化平台可一轮筛选中,对高活性突变体可以实现百万倍的富集效果。
研究团队利用所建立的定向进化平台,对TEV蛋白酶进行了系统进化,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切割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的内源性底物,包括膜蛋白CD22、线粒体蛋白ALAS1以及核蛋白EZHIP。其中CD22是一种B细胞特异性膜受体,通过抑制BCR信号维持免疫稳态,同时是B细胞相关肿瘤的重要治疗靶点。ALAS1是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其异常激活是Ⅰ型卟啉病的主要致病因素。EZHIP是一种位于细胞核的调控蛋白,通过抑制PRC2活性重塑H3K27甲基化图谱,在维持发育可塑性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生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异常高表达可导致表观遗传失衡并促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
对于CD22靶点,研究者选取了其靠近细胞膜结构域的一段序列,该序列与TEV原始识别序列相比,在7个氨基酸中有5处发生了改变(ENLYFQS vs. EPVKVQH)。基于对底物不同氨基酸位点对特异性贡献的分析,以及识别口袋中关键残基在底物结合中的作用,团队设计了TEV蛋白酶的进化路径,并构建了满足多轮进化需求的饱和点突变文库,最终获得了能够高效切割目标序列的酶切活性突变体。
对于ALAS1靶点,研究者选取了HNIYVQA(551-557)作为目标序列, 研究团队通过定向进化获得了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切割ALAS1特定氨基酸序列的TEV蛋白酶突变体。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该突变体均表现出良好的序列正交性,未观察到明显脱靶效应。
对于EZHIP靶点,研究者选取了ERLAFQS(377-383)作为目标序列,研究团利用GSDMD进化平台,仅一轮进化便获得了能够特异性酶切EZHIP的TEV突变体。该突变体在体外对EZHIP表现出明显的切割活性;将其递送至U2OS细胞后,能有效降低内源性EZHIP蛋白水平,同时显著提高组蛋白H3K27Me3水平。
![]()
图1:蛋白酶的特异性进化与蛋白质的靶向编辑
总之,这项工作建立的GSDMD定向进化平台能够高效重编程蛋白酶底物特异性,实现对多种内源性蛋白的精准切割。该平台可在单轮筛选中实现百万倍富集,显著提高筛选效率;结合饱和点突变库和底物-逐步策略,能够覆盖超过10⁹级别的蛋白酶突变体,充分探索突变空间。利用该平台成功进化TEV蛋白酶切割膜蛋白CD22、线粒体蛋白ALAS1及核蛋白EZHIP,验证了其在不同亚细胞环境下的普适性与可编程性。此外,该平台可与多种蛋白递送系统结合,实现内源性蛋白在活细胞中的定点切割,为蛋白质组水平的精确编辑提供强有力工具,同时为治疗、诊断及功能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南方科技大学王杰教授和北京大学陈鹏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方科技大学博士后高子奇、李天真和研究生叶昊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25-02063-3
制版人: 十一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
![]()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近期直播推荐

点击主页推荐活动
关注更多最新活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