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垃圾图书,弘扬辉煌文化
(宁夏)周兴华
(二十四下)
推倒旧石器遗址碑,
换成细石器遗址碑为自己竖碑立传
“执行主编”石宇清“撰稿”的《中卫历史文物》分六部分,铜版纸精印,约200页,由市上耗费巨资打造出版发行,将中卫历史和出土的辉煌文物贬损糟蹋的一塌糊涂。
历史黑风寨评说:“一本耗费巨资,本该为家乡增光添彩的书,最后成了一本错误百出、颠倒黑白的“垃圾图书”。它伤害的,不仅仅是读者的感情,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尊严。它会让不了解情况的人误以为,中卫真的没什么了不起的历史。
这不是中卫没有辉煌,而是编书的人,亲手埋葬了这份辉煌。”
众所周知,所有历史文物著作,只要是按历史、朝代顺序排列内容的,都是从早到晚。石宇清“撰稿”的《中卫历史文物》目录编排的早晚顺序证明:《中卫历史文物》内容排列是按照从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早晚顺序排列的。
石宇清“撰稿”的《中卫历史文物》《第一部分·石器时代》首页第一个古文化遗址就是新石器中期至晚期末尾的菜园文化遗址(距今4800一3900年);第四个是分布大面积重型石器的旧石器早期的长流水古文化遗址。现将《中卫历史文物》《第一部分·石器时代》编排的中卫市古文化遗址时代顺序的原文照录如下:
“1.菜园文化遗址(距今4800一3900年)
2.黄羊湾岩画
3.石马湾岩画
4.长流水古文化遗址
5 .孟家湾古文化遗址
6.沙塘古文化遗址”
在“执行主编”石宇清“撰稿”的《中卫历史文物》中, 将菜园文化遗址(距今4800一3900年)编排在以上6个古遗址中的第一位。知道点历史年代早晚顺序的人都明白:菜园文化遗址(距今4800一3900年)是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末尾与夏朝纪年之间的一个遗址,此遗址末期的人类即将进入夏朝纪年(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石宇清将菜园文化遗址(距今4800一3900年)编排在中卫史前各文物遗址的第一位,将长流水古文化遗址排列在第四位,确实是不知道历史年代早晚,属心术不正,本末倒置。
当读者质疑长流水旧石器遗址为什么被排列在新石器中晚期的菜园文化遗址(距今4800一3900年)后面的第四位呢?石宇清在其网文《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化生态和学术生态》中狡辨说:菜园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肯定要放在前面”。那么请问:中宁黄羊湾岩画、石马湾岩画、中卫大麦地岩画当年都是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宇清为什么有意将大麦地岩画排除在6个古文化遗之外,将大麦地岩画降级排列在黄羊湾岩画、石马湾岩画之后的商周时期呢?
从中宁黄羊湾岩画、石马湾岩画、中卫大麦地岩画的排序看,这就证明了《中卫历史文物》的执行主编石宇清是有意贬低丧倒大麦地岩画的。从中宁黄羊湾岩画、石马湾岩画、中卫大麦地岩画的排序证明,石宇清为了丧倒在世界旧石器早期遗址中以重型石器闻名的中国中卫长流古文化遗址,《中卫历史文物》的执行主编石宇清是有意贬低丧倒中卫长流水旧石器文化遗址的。长流水是范文澜《中国通史》记载的河套地区中卫旧石器时代遗址,菜园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不能因为菜园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要排在长流水旧石器遗址之前,这就如同孙子当了大官其辈份还是孙子,不能因为其官大位重就要排在爷爷的辈份之前一样!况且,评不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懂不懂文物、重视不重视文物、报不报、怎样报的问题。但多少有点历史文物知识的人都知道,在追索当地历史源流上,旧石器遗址远比新石器遗址重要。
走出水洞沟的长流水重型石器遗址
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中卫长流水等旧石器遗址地表上陆续发现了许多重型石器。这些石器散布在中卫黄河北岸近河地带河湖相沉积高阶地上,以打制形成的砍砸器、刮削器、手镐、手斧、石刀、石锤、盘状器等重型石器居多。石器毛坯绝大多数为黄河古道的天然鹅卵石。中卫长流水发现的这批石器,很多都属重型石器工具,石器形态相同或类似于非洲、欧洲、喜马拉雅印度地区和中国广西百色、广东南江等东南亚地区出土的同类重型石器,在器形和技术上与非洲、欧洲、喜马拉雅印度地区及中国广西百色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同类石器有相同、相似、相通之处。非洲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奥杜韦文化,其典型器物是砾石砍砸器,最早出现于距今175万年前。接续其后的阿舍利文化,存在于距今150万年至20万年前,典型器物是阿舍利手斧。印度早期索安文化以砍砸器为代表,存在于距今50万年前。广西百色旧石器时代的这批砍砸器、手镐、手斧等,经氩/氩法测定为距今80.3万年。从类型学而言,中卫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工具的综合因素与喜马拉雅印度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索安文化石器工具类同,与广西百色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重型石器相同。除上述重型石器外,长流水旧石器遗址及其毗邻地区遗址上散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中石期时代的石器为数不少,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更多。这些石器因非考古发掘出土,目前尚得不到地层学考古资料。但从所见石器器形看,这些石器可以说在时间上形成了完整的发展序列。中卫黄河两岸遍布史前岩画。应该说,宁夏中卫黄河北岸是我国西北地区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没有缺环的一处富集区,这表明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古人类活动频繁,同时也说明河套地区自古就具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原始人类在中国的早期落脚地。
长流水遗址地表所见的大面积重型石器并不支持西北地区考古文化只属“细小石器”范围的说法。长流水遗址发现的大面积的旧石器早期的重型石器工具推翻了考古界人为地将西北地区石器工业框定在“细小石器”范围内的百年定论!
中卫长流水存在距今80万年的重型石器工具也得到了全球最新考古成果的验证与支持。据中新网2016年5月21日报道,科学家在肯尼亚西北土卡纳湖(Lake Turkana)附近的沙漠荒原发现有330万年历史的石器,包括可能是要从动物尸体上切下肉时使用的锋利石片,还有可能用以敲开坚果或块茎的简单粗糙锤子。上述工具比过去发现类似石器的年代早70万年,也比目前已知最早的智人化石还早50万年,也就是说,这些工具可能是更原始的人类制作(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肯尼亚发现的这批石器来源于地表采集与考古发掘。此前,根据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文物证据,已知最早的和人属相关的石器文化可以追溯到260万年前,是在最早的人属化石——能人遗骸附近发现的工具,属于奥尔德沃文化的一部分。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也曾依据一些痕迹的发现,推测工具制造技术的出现应该比“260万年前”这个数字更早,但由于当时没有真正发现具体的制造工具,因而引起了争议,也不能作出结论。此次,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索尼娅•哈曼和她的研究团队新发现的工具,是从肯尼亚图尔卡纳湖附近洛姆奎3号考古遗址挖掘出来的。古地磁技术对埋藏石器工具的沉积层进行测年分析显示,其比奥尔德沃工具还要早70万年(中国科技网探索频道:《肯尼亚沙漠发现330万年前石器 早在智人出现之前的远古祖先就已懂得制作石器》2015年05月22日 )。
研究肯尼亚发现的石器图片等资料,发现其与中国中卫长流水等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重型石器工具类同,中卫长流水石器更具原始性。较之肯尼亚发现的距今330万年历史的石器,中卫长流水发现距今80万年的重型石器不必大惊小怪,庸人自扰,它的存在自在其合理之中。
面对中卫长流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量重型石器工具,中华儿女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这是中华先民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华儿女继续攀登辉煌的底气与动力。
中国北方旧石器考古并不限于周口店,宁夏旧石器考古更不能只限于水洞沟。就现今研究而言,周口店遗址距今在50多万年前,水洞沟遗址距今也只有4.1万多年。宁夏中卫黄河北岸沙坡头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重型石器工具的不断发现提示: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时,不能将西北草原地区的石器工业人为地框定在细小石器范围内;不能将手斧工具人为地框定在秦岭以南、淮河以南;宁夏旧石器考古在水洞沟外是否还别有更早洞天?水洞沟是否是“宁夏历史的开端(《宁夏通史》)”?中国西北地区在人类起源、迁徙及文化交流方面是否还确有更早遗踪可寻?长流水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重型石器工具的不断发现提供了中华西北地区大范围内向前追溯人类历史的更早实物证据。
探秘史前人类居住洞穴
2014年11月7日,我们在宁夏中卫岩洞子湾进入了一个巨大深邃的天然洞穴,在洞穴中发现了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遗物。
新发现的古人类洞穴遗址位于中卫岩洞子湾岩石断层的半山崖上,洞穴北靠腾格里沙漠湿地,东面、西面、南面皆群山环抱。洞穴面对滔滔黄河,洞口前面泉水潺潺,远古以来东西方人类的交流大道从这里穿越,地理环境非常适宜人类生息繁衍。
![]()
中卫长流水史前人类居住洞穴外景(周兴华提供)
岩洞子湾古人类洞穴可划分为洞口、前厅、走廊和后厅4部分。洞口向南,洞口东壁早已坍塌,西壁仅容一人侧身爬入,洞内干燥透气,洞口有光,洞里黑暗。利用灯光照明,看到洞内堆积物遍布,堆积厚度高低不等,文化遗物散见地表。前厅下部长、宽各约3米,现存高度不能容人直立。走廊为东西走向,下部宽约2米,长约10余米,现存高度可以行人,直通后厅。后厅下部长、宽各约5米,现存高度约2.5米,厅内火燎烟薰,洞顶乌黑;厅内西壁另有南、北两个洞穴,塌落严重,不敢冒然进入。洞内地表散见重型石器:其一,宽形石斧,保留部分石皮,双面粗略打制,通体扁平,长21.1厘米、宽7.1~6.6厘米、厚4.1~1.6厘米、刃宽6.6厘米,刃口有砍切使用痕迹,重860克。其二,窄形石斧,保留部分石皮,双侧打制,宽刃窄身,长13厘米、宽5.7~1.9厘米、厚3.1~1.7厘米、刃宽5.7厘米,刃口有切割使用痕迹,重270克。其三,砸击器,石皮基本保留,器身一端从侧面打制变细,呈上部粗大,下部钝尖,两端均遗留有明显砸击使用痕迹,重660克。还有其他一些石制品。
洞穴堆积物地表散见烧石、烧骨。烧石为黄河卵石,大小石头均有,石头上的烟火痕迹为烧烤遗迹。洞内地表遗存有大形动物的骨骸残架,其中有一动物颌骨,残长31厘米,最大残宽10厘米,牙槽带有牙齿6颗,其中单颗臼齿颊面宽度3~4厘米,咬合面内外厚度约2.5厘米,牙齿留有烧烤痕迹。
洞穴堆积物地表还遗存有磨食器,包括石磨盘、研磨石。其中一块石磨盘,宽27厘米,残长21厘米,原石端部厚5.5厘米,中部磨面薄度仅剩1.1厘米,可见使用时间之长久与使用次数之频繁;研磨石一个,椭圆形,粗沙岩质地,长10.4厘米,中宽7.3厘米,中厚4.2厘米,重470克。因研磨使用,研磨石通体为磨擦痕迹,一端遗留有砸击痕迹。还有一块石磨盘,原料为大块黄河冲磨石,长约29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10厘米,因原始人类长期研磨使用,原石中间弧形凹下约3厘米,研磨面如同敞口小底的浅锅。
洞穴堆积物地表也散见陶器残片。随手捡拾几个陶片,有细绳纹的、附加粗绳纹的,划刻纹的,素面的,都是粗陶残片,皆带烟薰痕迹,当为使用炊具的残片(陶片长、宽、厚如次:①7.1厘米、5.1厘米、0.8厘米;②6厘米、5.1厘米、0.6厘米;③6.1厘米、4.5厘米、0.35厘米;④5.4厘米、4.8厘米、0.6厘米)。据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曾有一农民爬入该洞,取走了洞中的“胶泥碗”。老百姓所说的“胶泥碗”即指红陶碗。
![]()
中卫长流水史前人类居住洞穴内遗存石器、烧骨(周兴华提供)
从洞内堆积物地表所见文化遗物看,石斧、砸击器、烧石、石磨盘、研磨石等所有石器原料都是大小不等的黄河卵石,所有石制品及黄河卵石均系从洞外黄河滩上选择或打制好带入洞内使用。从石器型制及打制技术看,洞内所见石器与洞外中卫长流水遗址所见重型石器一样。洞穴外面的周边地表亦散见石器、陶片。显然,这是一个从旧石器时代就被原始人类占据使用的洞穴遗址。
20世纪20年代以来,宁夏及其毗邻地区常见于史学著述的旧石器遗址有三个: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遗址、中卫市长流水遗址、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遗址。以上遗址均为地表遗址,宁夏及其毗邻地区从未发现过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洞穴遗址。1919年,比利时人肯特、法国人德日进、桑志华率先发掘研究了水洞沟遗址,1922年,桑志华率先发掘研究了萨拉乌苏遗址。近百年来,唯有最西边的长流水遗址外国人从未做过考古调查,中国人也从未做过考古发掘。二十一世纪以来,长流水地表陆续发现了形似非洲、欧洲、喜马拉雅印度地区旧石器时代的许多石器材料,因非考古发掘出土,惜无地层学证据,目前只是从类型学上做出一些推测。
中卫岩洞子湾古人类洞穴遗址的发现,是宁夏目前唯一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洞穴遗址,为我国科学考古提供了宁夏古人类洞穴遗址的罕见线索,为探寻、研究、复原宁夏及其毗邻地区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栖居场所、经济状况、互联互通提供了直接证据,为探索、研究旧石器时代黄河上游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生产水平、社会形态提供了难得一见的实物依据,为追索、研究、破解东西方人类早期迁徙、交流、融合的路线及文化内涵提供了新材料、新启发、新思考。当然,破解这些谜团,回答这些悬念,验证这些推测,还有待于相关学科的科学考古与研究。因此,保护好这些人类文化遗址乃是当务之急!
为何推倒旧石器遗址碑,换成细石器遗址碑?
《中卫历史文物》的“执行主编”石宇清为什么要将中卫历届政府依据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1949年版)》竖立了20多年的中卫长流水旧石器遗址碑推倒,换成自己新竖立的“长流水细石器文化遗址”碑呢?这是因为石宇清向媒体介绍报道,声称自己发现了一个“距今约3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要为自己竖碑立传。媒体报道:
“宁夏发现距今约3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
宁夏中卫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日前在中卫市沙坡头附近的荒漠沙丘地带考察后发现,这里存在一处距今约3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
(2006年04月17日报道)据中卫市博物馆馆长石宇清介绍,细石器时代在各地的起止年代不尽相同,旧石器晚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甚至奴隶制早期都有可能。”
现在明白了,石宇清推倒中卫历届政府依据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1949年版)》竖立了20多年的中卫长流水旧石器遗址碑,换成自己新竖立的“长流水细石器文化遗址”碑,是石宇清要为自己声称发现了“距今约3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竖碑立传!
遗憾的是,在历史文物方面,石宇清是无学、无知的假冒伪劣专家。他不知道,“距今约3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在时代上相当于西周纪年(前11世纪至前841年)。在《宁夏中卫县狼窝子坑青铜短剑墓群》出土440多件青铜器、铜铁合制器等文物制造水平的时代,西周农耕盛行,《诗经》流行,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在沙坡头发现“距今约3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能推翻此前的长流水旧石器遗址吗?
真正的业内人士都知道,细石器文化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个别后进地方延续到金属工具器的出现。细石器文化是适应于采集和渔猎经济的需要而存在的,随着农业的出现就慢慢地消失了。例如: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东北部中子镇营盘梁细石器遗址,经14C测定该遗址年代距今4000-7000年之间。
所以说,石宇清声称自己在“中卫市沙坡头附近的荒漠沙丘地带”发现了“距今约3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就得意忘形地推倒了中卫历届政府依据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1949年版)》竖立了20多年的中卫长流水旧石器遗址碑,换成自己新立的“长流水细石器文化遗址”碑,这就是要为自己声称发现了“距今约3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竖碑立传!
石宇清应当明白,遍布重型石器的长流水旧石器早期遗址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之一,是领先世界旧石器早期文化的前沿遗址。石宇清推倒了中卫历届政府依据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1949年版)》竖立了20多年的中卫长流水旧石器遗址碑,竖立起为自己竖碑立传的“长流水细石器文化遗址”碑,这个“长流水细石器文化遗址”碑与当地遗存的大面积重型石器面貌根本不符,是个错碑、假碑、罪碑!只有心术不正地假冒伪劣专家才会在长流水旧石器遗址上竖立“长流水细石器文化遗址”碑。
石宇清为了自己的私心贪欲,推倒中卫历届政府依据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1949年版)》竖立了20多年的中卫长流水旧石器古文化遗址碑,竖立起为自己竖碑立传的“长流水细石器文化遗址”碑,伤害的是家国尊严,践蹋的是文化自信自豪,糟蹋的是中卫、宁夏、国家、民族的世界荣耀!
如此推倒在旧石器遗址上竖立了20多年的长流水古文化遗址碑,换成为自己竖碑立传的细石器文化碑的劣迹,真是可耻、可悲、可笑!
历史黑风寨评说:“用一本错误的书去宣传历史,比不宣传还要可怕。因为它是在传播谬误,是在瓦解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文化自信。这不仅仅是一本书的问题,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我们到底如何面对祖先留下的遗产?是敬畏地传承,还是轻慢地糟蹋?
答案,不言而喻。这场对错误的批判,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在为历史正名,为文化守魂。”
附一:宁夏中卫旧石器早期长流水遗址
![]()
中卫长流水、北长滩大沙坡顶大面积分布的重型石器
![]()
宁夏中卫长流水遗址重型石器 .正面:长16厘米,宽10.6厘米,厚5.2厘米,重1325克
![]()
宁夏中卫长流水遗址重型石器
![]()
宁夏中卫长流水腾格里沙漠戈壁河朔重型石器
![]()
宁夏中卫长流水遗址重型石器
![]()
宁夏中卫长流水遗址重型石器
![]()
周兴华手持宁夏中卫长流水、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重型石器
![]()
在长流水旧石器遗址上新立的“长流水细石器文化遗址”碑
2013年,中卫市文物管理部门推倒中卫长流水旧石器文化遗址保护碑,换成石宇清新立的“长流水细石器文化遗址”碑
石宇清为了給自己在沙坡头发现“细石器”竖碑立传。推倒了原中卫县人民政府根据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竖立了20多年的中卫长流水旧石器文化遗址保护碑,换上了石宇清新立的“长流水细石器文化遗址”碑。以上长流水、北长滩大沙坡顶大面积分布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重型石器遗址就这样被丧倒了,埋没了。中国、中华民族北方旧石器时代以重型石器为代表的中卫长流水辉煌文化就这样被丧倒了。
附二:光明网报道《长流水遗址发现旧石器早期重型石器》
![]()
![]()
附三:人民网报道周兴华发现最大阿舍利手斧
![]()
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发现史前阿舍利手斧 2025年03月24日09:15 | 来源:宁夏日报
![]()
手斧正面。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日前,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在野外调查时发现一件长57.2厘米的两面器,比权威杂志《世界考古·考古动态》公布的中东沙漠“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两面器(51.3厘米)”还要长5.9厘米。
根据类型学推测,按照石器发展规律,周兴华断定这件两面器为标准阿舍利手斧,通长57.2厘米,最大宽度12.6厘米,厚7.1厘米,重5284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史前阿舍利手斧。手斧发现地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马鬃山南部疏勒河北面,地貌为荒漠戈壁。手斧所在地表遍布黑曜石打制的大小石器、石核、碎石、石片、石块。周兴华根据地形地貌与地表遗物推测,这里应是一处史前石器打制场。从打制的手斧制作工艺来看,手斧由黑曜石打制而成,一端被修整为扁平弧形刃,另一端被修整为尖状刃。手斧两头向前、后端聚尖,两侧两面的片疤相交为锯齿刃,刃缘有使用痕迹,手斧正反两面和左右两侧基本对称。
周兴华今年83岁,退休后坚持野外调查已有20多年,他认为中卫长流水旧石器遗址至河西走廊马鬃山是一个重型石器分布带,并陆续发现了许多砍砸器、阿舍利手斧等重型石器。 周兴华认为,宁夏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此次发现的巨型手斧与在长流水遗址地表发现的重型石器一脉相承,进一步证明宁夏及西北地区在旧石器早期就有人类活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巨型手斧其对称性、刃缘修整水平与非洲、欧洲同类器物相当,直接打破了“莫维斯线理论”关于中国等东亚地区属于没有阿舍利手斧的“落后文化圈”论断,以及部分学者认为秦岭和淮河以北的西北地区没有阿舍利手斧等重型石器的论断。
周兴华告诉记者,阿舍利手斧代表了古人类进化到直立人时期石器加工制作的最高技术,“根据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发展规律与类型推测,这件巨型手斧(两面器)应当为旧石器早期人类遗物,为探索青藏高原早期人类的起源、智能、技术、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考证据。对于前溯宁夏及西北地区史前史,探索中华民族发祥地,研究东西方史前文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王刚)
(转载请署名原作者及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