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的云南,作为边境要地成了蒋介石的 "救命稻草"。这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各地接连和平解放,老蒋仓皇跑路,却始终盯着云南这块最后的翻盘希望。卢汉在昆明起义后,他急着反扑,汤尧带大军来袭的举动,把夺回云南的心思摆得明明白白。
![]()
没人想到,这位国民党高将领汤尧,会栽在自己的黄埔学生手里。1897 年出生的汤尧,打小在合肥陆军武备学堂和陆大深造,军事底子扎实。1928 年进黄埔当中校兵器教官,天天跟枪炮打交道,后来又管军训处后勤,从没上过前线。
论战场经验,汤尧实在拿不出手,可偏偏深得老蒋信任。抗战时他在军政部后勤供应司令部当参谋长,把部队的 "粮草命脉" 管起来 —— 这位置看着不起眼,却是打仗的关键根基。1949 年国民党节节败退,卢汉起义更是抽走了老蒋在云南的半条命。
老蒋还攥着第八军、第二十六军,想组第八兵团反扑。选统帅时才发现,手下将领死的死、俘的俘,实在没人可用。最初定的顾祝同知道是趟死路,干脆把担子甩给了副职汤尧。那时汤尧都到台湾了,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只能硬着头皮回云南。
汤尧把第二十六军拉到蒙自,等着第八军汇合。蒙自这地方地势好,进可攻退可守,还能从机场逃台湾或往越南跑。他盘算着:解放军一路在贵州没动静,另一路远在广西,赶来至少得些时日,压根没把对手放眼里。
![]()
可我军的急行军打了他个措手不及。半个月里部队悄摸穿过桂滇边境,摸到了蒙自东边。1950 年 1 月 15 日夜,突袭机场的枪声响起时,汤尧还在戏院里看戏,慌忙带着随从往机场冲,早就被解放军围得水泄不通。
机场一丢,汤尧带着残兵往元江逃。陈赓立马下令追击,喊着 "敌逃必追,不歼不止"。先过桥的国民党部队怕被追上,干脆炸了元江铁索桥,把汤尧的大部队晾在了东岸。1 月 24 日,在二塘山石缸庙,战士郝珍富举着手榴弹一嗓子喊降,穿呢子大衣的汤尧耷拉着脑袋缴了枪。
消息传到陈赓耳朵里,这位黄埔一期的学生去见了当年的兵器教官。两人对着沉默半天,还是陈赓先开了口,不过也就几句简单问候。汤尧的待遇按规矩来,陈赓没插手 —— 毕竟我军从来善待俘虏,改造期间的日子差不了。
陈赓在黄埔的老熟人可不少,对不同人态度也不一样。就说宋希濂,跟他同是一期的湖南老乡,当年陈赓还介绍他入过党。后来两人分道扬镳,陈赓遇难时宋希濂还帮过忙。1949 年宋希濂被俘,陈赓忙完战事就去看他,气氛比见汤尧热络多了。
![]()
1962 年,汤尧在北京功德林病逝,走完了这跌宕的一生。同为黄埔出身,有人选择了光明,有人走到了末路,这大概就是不同选择带来的终究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