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正高职称刚满一年,第二天人就没了。
![]()
湘潭大学计算机学院刘昊霖教授走的那个凌晨,办公系统还按时给他发了“注意休息”的弹窗——他卡着23:59把修改意见发回学生邮箱,心跳停得比WiFi断得还快。
![]()
有人说是脑出血,其实是心源性猝死。
一句话:好端端的心脏,说罢工就罢工。
1.
“非升即走”这四个字,听多了像鸡汤,真砸头上就是钉子。
刘教授去年拿下国自科面上项目62172351,合同里写了五年考核,差一篇A类就得走人。
学生回忆,他常把面包掰两半,一半当午饭,一半当晚饭,“省出时间跑实验”。
办公室抽屉里塞满速溶咖啡渣,勺子挖到底,白瓷杯壁一层褐痂,像年轮。
2.
老婆孩子户口没着落,他一直拖着没办。
长沙房价一路水涨船高,学区房更是离谱。
刘教授私下跟同事算过,把人才补贴全算上,还差70万首付。
“再发两篇顶刊,绩效奖励就够了。
结果户口这回批得飞快——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文件送到殡仪馆签字。
批下来那天,殡仪馆工作人员说:“第一次在这种地方盖章。
3.
学校反应速度也不慢:
● 副教授以上强制休15天,不休系统会替你打卡下班;
● 体检升级,加心脏彩超,价格从原来380跳到980;
● 工会还贴心地给每人发了一根跳绳,附赠BMI表。
![]()
老师们笑称:“这是把猝死KPI改休假KPI。
4.
更让人心里咯噔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11月更新的网页显示,刘昊霖团队那项“边缘计算隐私保护”专利进入实审。
发明人栏里,他名字排第一,却永远看不到授权通知书。
学生把28篇学术笔记和21封手写回信整理成册,封面用的就是他那台旧ThinkPad的待机画面——凌晨3点17分,IDE里一片蓝色代码。
书名叫《凌晨的屏幕》,听着像恐怖片,其实是遗书。
5.
IEEE Fellow张伟平在朋友圈发长图:别再吹“半夜回邮件”是楷模,这叫系统性自我消耗。
配图是一杯倒满的热美式,旁边放了一颗速效救心丸。
评论里两百多位青椒接力:
“不敢不卷,卷了可能死,不卷立刻死。
“考核表上的‘身心健康’一栏,从来只填‘良好’。
6.
数据也无情:湖南近三年,45岁以下高校教师猝死5起,平均每年1.6个。
最年轻的是位90后讲师,打魔兽的工会还在等他周末开团。
省教育厅打算明年把“心理健康评估”塞进职称材料,目测又催生一批“如何优雅填抑郁量表”攻略。
7.
旁观的人爱问:干嘛不躺?
![]()
局中人更想问:往哪儿躺?
房贷、户口、孩子幼儿园、老人医药费,全是精确制导,躺平就是靶子。
刘教授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转发了《Nature》论文,配文只有两个字:加油。
现在评论区成了赛博灵堂,置顶留言:
“老师,我按时睡觉了,你这次别扣分,好不好?
8.
道理一箩筐,落到自己头上,不过是:
● 晚上12点后发的邮件,可以第二天早上回;
● 把PPT改到80分就行,真不用刷到100;
● 跳绳拿到手别挂墙角,先跳两百下,心脏比审稿人难取悦。
有人问:制度会变吗?
答曰:可能会,但命只有一条。
在系统提速前,先给自己装个“强制下班”的插件——哪怕只是把手机调飞行模式,洗澡的时候顺便哭一场,也算重启。
屏幕会熄灭,
代码会存档,
可心跳不会git revert。
下一次想通宵前,摸一摸左胸口,
那东西没二次commit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