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舱门打开,熟悉的空气涌入肺腑,但金明哲并未感到丝毫轻松。平壤的紧张感如影随形,那份沉重的秘密和手心里仿佛仍在发烫的“7”字,让他觉得脚下的土地也并不踏实。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按照紧急预案,入住了位于海淀区的一家不起眼的连锁酒店,使用事先准备的匿名证件。他需要确认安全,才能进行下一步。
安顿下来后,他立刻尝试联系林研究员。手机响了很久,无人接听。他改用加密通讯软件发送预设好的安全信号,如同石沉大海,毫无回应。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他。林研究员行事严谨,绝不会在约定时间失联。
他强迫自己冷静,启动了第二个应急方案——登录那个特定的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平台界面一切如常,但他按照特定规则筛选和排序文件时,一个标题为《关于东亚古代冶炼技术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分析(草稿)》的文件引起了他的注意。上传时间,是他离开平壤的第二天。上传者,是一个陌生的ID。
他迅速下载并解密了文件。内容确实是关于冶炼技术的学术论述,但在几处特定的数据标注和引用格式中,隐藏着一段简短的二进制代码。解码后的信息让他脊背发凉:
“林已暴露,被监视。停止一切直接联络。你亦可能被注意。‘包裹’是否收到?‘7’指‘七天后’,‘亚洲未来能源安全与合作’高端论坛,留意关键人物。保重。——‘幽灵’”
“幽灵”?这是谁?是李银姝在北京的接应人?还是那个在东欧的、帮他传递了SD卡的人?信息确认了林研究员的处境,也指明了“7”的含义,但危机感不降反升。“包裹”显然指的是SD卡,但它在哪里?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片
意外的“回传”与双重加密
就在金明哲为如何取回SD卡焦头烂额之际,他收到了一个来自学校的快递通知。寄件人信息模糊,只写了“学术交流材料”。他心中警铃大作,谨慎地前往学校快递点,在反复确认没有异常后取回了包裹。
打开层层包装,里面是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拆开文件袋,滑出来的竟是一本最新一期的东欧某国科技期刊。而在期刊的塑料封膜内侧,用透明胶带粘着一个微小的物体——正是那张他塞进东欧游客包里的微型SD卡!
它竟然回来了!以这种最意想不到的方式!
随期刊寄来的,还有一张普通的便签纸,上面打印着一行字:“内容有趣,但格式需转换。建议使用‘涅姆佐夫’算法预览。——一位读者”
“涅姆佐夫”算法?这是他与林研究员早年私下讨论过的一种基于特定人名密钥的古典加密方式的变种,极少人知。这位“读者”不仅拿到了卡,破译了他留在卡里的初级密码,还知道使用这个只有他和林研究员才懂的密钥提示!
金明哲感到毛骨悚然,同时也看到了一丝希望。这个隐藏在暗处的“幽灵”,能量和意图都深不可测。
他立刻回到酒店,用随身携带的保密电脑,以“涅姆佐夫”为密钥,对SD卡内的数据进行二次解密。之前被伪装成技术图纸和数据的核心内容终于显现出来。
这不仅仅是李银姝提到的经济改革数据或部分人员名单。里面包含了大量经过加密的朝鲜内部通讯片段、军队后勤系统的漏洞分析,以及一份……关于“铺路计划”部分骨干成员的评估报告,其中一些名字旁边,标注着“已牺牲”或“失联”。李银姝的名字赫然在列,状态是“活跃但风险极高”。而在计划外围关联人员中,他看到了林研究员的名字,后面跟着的标注是——“重点监控,适时清除”。
金明哲的血液几乎凝固。林研究员不是因为疏忽暴露,而是从一开始就被标记了!自己呢?自己是否也在某份名单上?
![]()
“论坛”与“鬼影”
时间不等人。“七日”之期迫在眉睫。金明哲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亚洲未来能源安全与合作”论坛的参会信息中。
这是一个半公开的高端论坛,参会者多为各国能源官员、顶尖学者和大型企业代表,安保级别极高。他通过学校渠道,以研究需要为名,艰难地获取了一份公开的嘉宾名单初稿。
他逐行扫描,心脏一次次提起又落下。当目光锁定在其中一个名字上时,他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朴正宇。
这个名字,出现在李银姝提供的、存储卡里那份“评估报告”的“已牺牲”名单中!报告里明确记录,朴正宇,前朝鲜贸易省官员,因涉嫌“非法外汇交易”在三年前已被处决!
一个“死人”,怎么可能出现在北京的高端论坛嘉宾名单上?
除非……李银姝提供的名单有误?或者,这个朴正宇是冒名顶替?又或者,他的“牺牲”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如今他代表着“铺路计划”乃至其背后的某种势力,要在这个国际论坛上有所行动?
这个“鬼影”般的名字,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变得更加诡异和危险。
![]()
图片
抉择与入局
金明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林研究员失联且被标记清除,自己可能也已暴露,唯一的指引来自一个身份不明的“幽灵”。存储卡里的信息真伪难辨,一个已死的“鬼影”即将现身北京。
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被动等待。对方——无论是李银姝背后的力量,还是那个“幽灵”——将他引入这个局,必然有其目的。他现在就像一颗被放在棋盘上的棋子,但如果想活下去,想救出林研究员,想弄清楚真相,他必须从棋子变成棋手,至少,要看清整个棋盘。
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入局。
他利用自己学者的身份和所在大学的资源,成功申请到了论坛的“观察员”资格。这能让他进入会场外围,接触到部分信息和人员。
在论坛开始前最后两天,他像正常回归学术生活的研究员一样,整理资料,参加校内会议,但他暗中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资源和人脉,小心翼翼地打探着关于论坛、关于朴正宇,以及任何可能与朝鲜相关的风吹草动。
他发现,校园附近似乎出现了陌生的面孔,在他常去的图书馆和咖啡馆徘徊。家里的座机接到过两次无声电话。他知道,阴影已经笼罩过来。
论坛召开前夜,金明哲再次检查了那张SD卡,将最关键的信息提取出来,加密后分散隐藏在不同的云端存储器和物理设备中。他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记录了从接到任务到此刻的所有经历、怀疑和推理,设置了定时发送,收件人是他一位旅居海外、绝对中立的恩师。如果他出事,这封信将成为唯一的真相火种。
![]()
图片
做完这一切,他看向窗外北京的夜色。明天,那个名为“亚洲未来能源安全与合作”的论坛,将是他揭开谜团、也可能是踏入最终陷阱的舞台。
“铺路人”的命运,将在那里迎来决定性的转折。
(未完待续)
下章预告:
论坛当日,金明哲以观察员身份进入会场,试图接近“鬼影”朴正宇,却发现自己早已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李银姝留下的信息真假交织,“幽灵”的身份即将揭晓,竟与林研究员的过去有着惊人关联。而在论坛的最高级别闭门会议上,朴正宇即将抛出的,并非能源合作方案,而是一份足以颠覆东北亚格局的“投名状”……金明哲手中唯一的筹码,就是那份残缺的“铺路计划”名单,他该如何在绝境中,打出这张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