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阿姨今年54岁,平时习惯在菜市场买上一点猪肝,不论是家常爆炒,还是煲汤炖粥,都要添上几块。她老伴常劝她少吃点,说“猪肝胆固醇高,对身体没好处。”可李阿姨总觉得,自己吃猪肝后精神头足,皮肤也光滑了不少。
一次体检,医生看了她各项指标后微微一笑,问她最近有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保养。李阿姨半开玩笑地说:“少不了老传统,时不时吃点猪肝!”医生笑着点了点头,却没有立刻给出定论。
![]()
这让李阿姨和身边的人一下子犯起了嘀咕:究竟猪肝该多吃还是要忌口?它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到底是“福音”还是“陷阱”?许多人习惯避而不谈的猪肝,近年来却成为营养界的新宠。猪肝到底暗藏着哪些健康“密码”?
不少人听到“动物内脏”,第一反应就是高胆固醇、高脂肪,甚至传言吃肝脏会让身体“积毒”。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每100克猪肝含有高达23毫克铁、23微克维生素A、19克蛋白质,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锌、硒等微量元素。
![]()
在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的随访调查中,适量摄入猪肝的人实际血脂、肝功能均未见异常,反而维生素A缺乏性眼病发病率下降了18.9%。
医学专家强调,肝脏代谢快,正常猪肝并不会造成有害物质蓄积,而其营养密度远超同等重量的瘦肉。需要警惕的,是过量和不恰当的烹饪方式,而不是猪肝本身。
猪肝含有极其丰富的血红素铁和维生素A,是“造血强心药方”。数据表明,每周两次、每次30~50克猪肝摄入,可降低缺铁性贫血风险约14%,同时维生素A能保护视网膜,缓解视疲劳。
![]()
猪肝中的锌、硒以及B族维生素,是免疫细胞修复与增殖的“动力源”。协和临床数据显示,连续8周合理补充动物肝脏,中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下降了22.6%,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明显改善。
促进新陈代谢
B族维生素是“能量发动机”核心原材料。猪肝中的VB2含量高达3毫克/百克,是鸡蛋的五倍以上,持续摄入有助于脂肪、碳水高效代谢,对“三高”风险人群尤其受益。
猪肝所含的维A、铜与蛋白质,能够维持皮肤与头发健康。国内某社区随访中发现,坚持每周补充猪肝,皮肤粗糙、掉发困扰率下降约17.3%,尤其对女性朋友友好。
![]()
恢复体力与防慢性疲劳
猪肝的核黄素、肌酸等物质,有助缓解体力消耗和慢性疲劳。体力劳动或中老年人,一周摄入三次猪肝,坚持四周以上,主观疲劳评分下降12.9%,晨起乏力明显改善。
控制摄入量,选择新鲜猪肝
推荐每次30~50克(约一小块扑满手心),每周不超过2~3次。新鲜度直接影响口感和安全性,建议到正规市场选购,切勿贪多。
避免高温油炸,少用重口味调味
过度烹饪会破坏营养成分,也可能导致亚硝胺等有害物生成。推荐清炒、汆烫或和蔬菜搭配炖煮,既保留营养又符合中老年饮食健康需求。
![]()
特殊人群请慎重
已知高胆固醇、肝肾功能异常、痛风及孕妇,合理控制或遵医嘱摄入。不适合所有人群大补,可根据自身健康情况科学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