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越南前脚刚跟美国敲定了经贸框架协议,转头又在东盟峰会上跟中国提了三项明确要求,是想靠损害中国的贸易利益去讨好美国吗?
越南这么两头操作,到底是小国在大国之间没办法的自保,还是有别的战略心思?中国面对这样的诉求,该怎么回应才能既守住自己的利益底线,又不影响双方的合作呢?
越南跟美国签的这份经贸框架协议,从条款上看,完全是偏向美国的不对等合作。
按协议内容,美国不用降低对越南那20%的关税,越南却得彻底取消美国商品的进口税,之所以这么单方面让利,核心还是越南太依赖美国市场了。
因为越南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100%,美国长期占着它出口市场20%以上的份额。
要是真丢了美国市场,越南每年得少上千亿美元的贸易额,这对它靠出口撑起来的经济,还有社会就业稳定来说,都是致命打击。
也正因为被捏住了命脉,越南在谈判时根本没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最后只能妥协。
![]()
而协议里还有一条转口惩罚条款,直接影响了中越的产业链合作,这些年,越南靠着劳动力成本低,成了不少产品的制造加工基地,但它上游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部分都得从中国进口。
很多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纺织面料,运到越南组装或简单加工后,就贴着越南制造的标签卖到美国。
这种模式既帮越南撑起了出口,也给中国企业找了条间接进美国市场的路子。
可现在美国要求对非本土生产的转口商品加40%的税,等于直接断了这条合作路,中国商品再想借道越南,成本会涨一大截,也就没了价格优势。
![]()
越南也丢了靠中国产业链的出口红利,陷入要么放弃转口的收益,要么得罪中国供应链的两难境地。
还有越南航空买波音飞机这事,也挺耐人寻味,现在全球民航市场还在慢慢复苏,越南航空根本没急到要一次性买50架飞机的地步,而且空客这些其他品牌也能选。
它这时候花大价钱买波音,本质就是给美国递投名状,用实打实的订单换美国在贸易谈判时手下留情。
但这种讨好式采购,不仅让越南多背了资金压力,还间接限制了它跟其他国家搞航空合作的灵活性,从长远看,根本不是什么明智的经济决策。
![]()
跟美国妥协时让了不少利,越南转头就把目光投向中国,想靠提三项要求弥补自己的损失,可这每一项要求背后,都藏着要中国额外承担的风险和成本。
第一项是关于铁路合作的,越南不光想要中国转让标准轨铁路技术,还明确提出来要优惠贷款,甚至盼着能有免息援助。
其实之前越南就规划过一条铁路,从老街—河口边境连到河内再到海防,总投资约83亿美元,当时就打算部分用中国贷款。
现在进一步要求免息援助或长期免息贷款,意思就是想让中国扛下几乎所有前期投资风险。
但建铁路周期长、回本慢,要是真给免息援助,中国连利息收益都没有,就算给长期免息贷款,以后越南能不能按时还钱、铁路运营能不能达到预期收益,都是未知数。
![]()
反观越南,只要项目落地,马上就能提升国内交通效率,带动沿线经济,变成中国担风险、越南先受益的失衡局面,这种不对等的合作诉求,明显没考虑中国的利益。
还有一个要求是希望中国多进口越南的农产品,表面看这像是双赢,中国消费者能多些优质农产品可选,越南农民也多了条出口路。
但结合现在的情况,越南提这个要求更多是为了补损失,跟美国的协议里,它没拿到农产品出口的优惠,而中国又是越南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自然就成了它的目标。
可中国进口农产品,有三个核心得顾着,国内主粮的自给率必须稳定在95%以上,不能因为多进口就冲击本土农业。
还有质量监管,之前越南有些农产品就出过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要扩大进口,就得加强检测检疫,这会增加不少监管成本。
除了这两个,还有市场平衡,要是大量越南农产品涌进来,可能会让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农民收入。
所以越南说的敞开大门,其实是要中国调整现有的监管体系、承担额外成本,根本不是简单开放市场就行。
![]()
第三项要求更直接,要中国在电力高峰时保证越南不断电,可电力保障不是开开关关那么简单,里面涉及区域电网的互联互通、能源调度、应急储备这些复杂的体系。
越南每年旱季都会缺电,尤其是工业用电高峰时,缺口能到500万千瓦以上,之前就靠从中国进口电力缓解。
但现在把电力不中断当明确要求,等于把自己的能源风险转嫁给中国,中国得提前规划发电能力,留好输电通道,说不定国内用电紧张时还得先保越南,这可能会影响中国部分地区的电力稳定。
而且跨国电力合作得说清楚成本怎么分、责任怎么担,越南只提要保障,却不提怎么承担成本和风险,这种单方面的要求,显然没多少合作诚意。
![]()
面对越南一边损害中国利益、一边要支持的情况,中国的应对思路一直围绕互利共赢、守住底线展开。
我们既不盲目拒绝合作,也不被动接受不合理的要求,而且早就准备好了针对性的反制手段,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在铁路合作上,中国的态度很明确,技术可以转让,合作也能推进,但风险得一起担。
要是越南非要中国独自担风险,中国就可以先缓一缓这个项目,优先跟其他有诚意的国家合作。
毕竟中国的铁路技术不是独一份,越南要是没了中国的合作,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方,这就是中国在合作里的主动权。
![]()
针对农产品进口的诉求,中国的办法是扩大开放的同时,把监管抓严,以后要是越南想进一步扩大准入,中国可以在符合国内监管标准的前提下,多开些检测检疫通道、简化通关流程。
同时,中国也会通过调整关税、设进口配额这些方式,平衡国内的农业市场,避免进口太多冲击本土产业,这种有条件的开放,既显了合作的诚意,也守住了安全底线。
在电力合作这块,中国的应对是按需求供应,成本一起担,只要越南的电力需求合理,而且中国国内电力供应充足,就会通过跨境输电通道给它支持,但会明确制定峰谷电价机制。
现在越南既想讨好美国保住出口市场,又想靠中国弥补损失,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从来都是互利共赢的,没人会愿意长期担风险、付成本,却只让别人受益。
中国的应对,既体现了大国的合作诚意,也守住了自己的利益底线,要是越南能调整心态,用平等互利的态度来合作,中越之间还有很多合作空间。
可要是继续一边损害中国、一边要好处,中国备好的反制手段,肯定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