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宣布,该国将于下个月正式启动受控武器出口计划,核心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实现用国产武器满足本国50%以上国防需求。
这一计划的推出,标志着乌克兰在持续的冲突背景下,进一步加快国防工业自主化与国际化布局的步伐。
根据乌克兰政府运营媒体UNITED24的报道,此次武器出口计划的工作重点明确指向三类关键装备:第一人称视角攻击无人机、防空拦截系统以及远程深度打击无人机,乌克兰将着力推动这些装备的生产提速与交付效率提升。
同时,基辅方面同步构建了新的武器出口框架,旨在打造一套由政府监督、流程透明的海外武器销售体系,且在整个体系中,乌克兰自身的国防需求被置于优先位置,确保对外出口不会影响本国战场装备供应。
这一重要公告,是在泽连斯基此前推出“与乌克兰一起构建”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
据了解,“与乌克兰一起构建”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乌克兰计划与欧洲伙伴国家合作建立国防生产线,通过技术共享与联合生产,推动本国国防技术的自主化发展。
目前,已有多个欧洲国家明确表达了合作兴趣,包括丹麦、德国、立陶宛、挪威以及英国。
值得注意的是,该倡议的合作范围并非局限于欧洲,乌克兰方面透露,未来其国防出口及合作项目还可能拓展至欧洲以外的国家。
![]()
当前,随着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斗持续进行,基辅正通过多项举措全方位提升自身防御能力,而推动武器出口与国际合作,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从外部环境来看,近几个月来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规模下降了43%,这也成为乌克兰加速调整国防策略的重要背景。
在此情况下,乌克兰选择通过与北约伙伴开展联合生产的方式弥补援助缺口,一方面强化国内武器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深化与盟国的军工合作。
就在本月早些时候,荷兰已明确承诺,将向乌克兰提供1.27亿美元资金,用于双方联合生产远程深度打击无人机,这一合作项目将直接助力乌克兰提升战场打击能力。
此外,英国与乌克兰也已正式启动“LYRA计划”,该计划聚焦于战场技术的开发与推广,通过整合两国在国防工业与科学研究领域的专业资源,共同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据双方透露,“LYRA计划”不仅会推动新型装备的研发,还将优化现有战场技术的实战应用,为乌克兰战场提供更贴合需求的技术支持。
从整体布局来看,乌克兰此次推出的武器出口计划与“与乌克兰一起构建”倡议,形成了“自主生产+国际合作+出口创收”的三重联动模式。
通过建立透明的出口体系,乌克兰既能吸引国际投资与技术合作,又能通过武器出口反哺国内国防工业,同时减少对外部军事援助的单一依赖。
不过,在当前冲突仍在持续的背景下,这些计划的推进节奏与实际效果,仍需结合战场局势、国际合作进展等多重因素综合考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