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结束韬光养晦的?
对此有一个说法是,自从2023年美国出动F22击落中国一颗意外“流浪”至美国上空的气象气球之后,中国就从以往的韬光养晦变成了主动亮剑。
![]()
【美军出动F22打气球】
“流浪”气球折射重要信息
客观来讲,美国拿F22击落中国失控的气象气球这件事,的确折射出了一些重要信息。
比如说,美国霸权的本质其实很脆弱,如果离开了强大军事力量的掩盖,它便什么也不是。
回顾气球事件,不难发现美国一直在持续炒作“从中国飘来的气球实为间谍气球”,而后在气球即将离开美国的时候,美军奉命出动了F22,在没有通报中方的情况下击落了它。
这个过程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在气球才飘去美国的时候,美国大肆炒作但并未出动战斗机,被外界认为很可能是美军实装的F22等先进战斗机宣传的性能数据与实际有差。
![]()
F22的升限估计根本达不到2万米,奈何不了这一高度处飞行的中国气象气球,美国为了不暴露这一点,便没有采取军事行动。
后来气球飘着飘着高度降了,美军在确保F22能够到它后,趁着气球还没离开迅速击落了它,以此来秀秀自己的肌肉,但美国估计想到此举反而暴露了其自身的色厉内荏。
再比如说,美国对于中国崛起已经紧张焦虑到了病态的地步。
我们要知道,随着人类军事装备的发展,像气球这种东西早就不是大国收集情报的主要技术手段了。
![]()
【军事气球早就被淘汰了】
美方一直炒作中国所谓的“间谍气球”飘到了美国三大陆基洲际导弹基地的上空,是明晃晃的侦察和搜集情报行为,但老实说这个言论非常荒谬。
一来,人类都有侦察卫星这一类的高科技手段了,犯得着还使用老早就淘汰的“军用气球”去执行相关任务吗?
二来,只要一个人会上网,会输入美军基地的名字,他都能直接搜到其地理坐标以及导弹发射井相对详细的信息,根本无需借助气球这么复杂而又不可控的工具。
![]()
与此同时还要强调一点,早些年其实也有失控的气象气球从中国飘去美国,但那时候的美国态度平平,根本不将之当回事,可偏偏到了2023年发生类似的事情,美国的态度和反应激烈到了令人费解的地步。
很难不让人怀疑美国这是对中国崛起产生了重度焦虑。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一些美国专家都对美国政府的行为表示无语和讥讽,比如麦克斯·布特,此人是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高级研究员,也是《华盛顿邮报》的专栏记者之一,他就在事件落幕后撰文批评了美国政府的过度反应。
![]()
【相关报道截图】
并且此人在谈及来自美国军方的事件相关人员时嘲讽,他们好像冷战讽刺电影《奇爱博士》里那精神错乱的将军。
厚积薄发的中国
而在2023年气球事件之后,中国在多个领域确实开始主动出击了。
仍然以军事领域来说,就这两年我国接二连三的曝光了大量先进新概念武器,比如说2024年珠海航展上以“虎鲸”无人作战舰艇为主的系列无人海空装备;
比如2024年年年底突然曝光了两款疑似“六代机”;
![]()
【中国曝光的疑似“六代机”】
进入2025年后,光九三大阅兵,我国就掏出了惊雷空基导弹、燎原1舰载激光武器、双座版歼20S、歼35舰载机等等现役新锐武器……
这些无一不证明中国已经在军工科技这块儿直逼美国,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讨论过,很可能从六代机开始,相关武器的标准就将由咱制定了。
尽管从时间线上来说,2023年F22击落中国气球后,中国表现出了结束韬光养晦的姿态,但基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更应该说是“厚积薄发”。
![]()
在我国铺垫并开始展示和主动出击的时候,恰好发生了“气球事件”。
参考资料:
【1】《麦克斯·布特:可怕的不是中国气球,而是美国人的过度反应》 观察者网[2023.2.9.] 【2】《“流浪”气球意外凸显美国霸权色厉内荏的脆弱本质》 新民晚报[2023.2.1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