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齐鲁好书榜(2025.10)|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

0
分享至

每月月底或月初,本榜单从最新出版的文学艺术、历史传记、思想社科类图书中,参考图书网店的数据及专业书评媒体的评价,以人文性、思想性、趣味性为标准,筛选出十本好书,期待其中的某一册能够进入您的内心。


《照料母亲十一年:关于责任、爱、死亡,以及矛盾心理》

[美]琳恩·蒂尔曼 著

尚晓蕾 译

译林出版社


一向干练的母亲在八十六岁时突然变得呆滞、头脑混乱,一夜之间,美国作家琳恩·蒂尔曼的生活天翻地覆。照料失能母亲的十一年,也是琳恩·蒂尔曼重新认识母女关系的十一年。曾严苛疏离的母亲,病后却变得温和慈祥;对母亲既敬佩又怨艾的女儿,决心要让母亲有尊严地度过最后的时光,却无法卸下矛盾重重的心防,“我扮演了好女儿的角色,不是凭真心,而是凭良心”。本书以极大的勇气,展现养老照护中爱怨交织的复杂真相。

生活天翻地覆后的无措,贯穿24小时的忧虑,为母亲清洁身体时的不安,看母亲独自受苦时的恐惧,个人自由所剩无几的怨念,在医疗失误面前的愤怒,寻找一个好护工之困难,送养老院还是在家去世的艰难抉择……书中那些养老照护中的明与暗,那些医疗奔波、经济压力和情感耗竭的细节,是千万家庭照料者正在经历却鲜被言说的事实。

持续十一年的照护,也让蒂尔曼看到了许多被广泛忽视的方面。从事照护工作的通常是女性,是女儿;守护床边,奔波于家庭、医生、手术室之间的,通常是家庭成员,社会支持网络乏善可陈;老年医学不被重视……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普遍的社会问题:照护,不应只是家庭内部的事。

【优秀图书】

《非比寻常:回忆辛波斯卡》

[波兰]米哈乌·鲁西内克 著

茅银辉 孙琰 赵如雨 译

群岛图书|中信出版集团


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降临,波兰诗人辛波斯卡平静的生活被骤然打破,电话甚至在夜间也响个不停。二十四岁的米哈乌·鲁西内克前来应聘秘书工作,他客气地要了一把剪刀,剪断了电话线——就这样,他成为辛波斯卡贴心的陪伴者,直至她生命的最后时刻。身为秘书,鲁西内克得以用一种无人能及的视角,“信手拈来”式追寻十五年相伴的点滴印记,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近距离观察:她有时异想天开的爱好、对孤独的偏爱,她的诗歌的诞生方式、写作习惯和对拼贴画的热情,以及与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复杂友谊。尤其珍贵的是,鲁西内克捕捉到辛波斯卡作为一位“古怪老太太”的可爱与真性情,见证她如何在诺奖的巨大喧嚣中,始终努力坚守内心。本书由波兰语直译,并首度公开辛波斯卡生前的创作手稿、文献、书信和珍贵私人照片。

《古尔德鱼之书》

[澳]理查德·弗兰纳根 著

张竝 译

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兰纳根将画家威廉·古尔德的经历及塔斯马尼亚十九世纪流放殖民地的真实历史当作虚构小说的地基,书写出叩问历史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古尔德鱼之书》。靠做假古董混生活的哈梅特偶然发现了一本著名博物学画家古尔德的《鱼之书》原本,五彩斑斓的鱼类插画之间是作者的笔记。然而,其中的内容却和历史大相径庭,古尔德只是个伪装成画家的死囚,而他所在的塔斯马尼亚则是充满罪孽、奴役、酷刑、鲜血、欲望和谎言的地狱。哈梅特越是阅读,笔记就越是会生长出新的章节,而在全部读完的时候,这本书却突然不翼而飞。于是,故事和现实的边界变得模糊,谎言开始吞噬另一个谎言,《鱼之书》如衔尾之蛇,形成了一个层层嵌套的闭环。

《海边列车》

谈波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小说将东北国营工厂、三教九流的江湖社会、市场经济勃兴的南方城市三种不同的社会切面巧妙拼接组合,复活了那个充满蓬勃生机的年代。上世纪80年代,东北大连一座大型国营化工厂,几个主人公面临着不同的命运抉择:陈工程师历经苦难后归来,重新出发,创造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却也遭遇着个人感情的复苏与纠葛;林雪鸽与金素这对性情各异的好朋友,各自出走,去往更大的世界,也迎接着命运的未知;吴信离开工厂与女友,后来蜚声西方艺术界,多年后他在画布上画下记忆中工友们血气方刚的模样……时代列车轰然向前,有人纵身而上,有人守候原地。作者以一支强悍而温柔的笔,重现东北国营大厂最后的黄金时代,追寻那个年代的青春,也昭示着我们:当生活脱离轨道,命运在呼啸,作为个体如何实现精神突围?

《等下雪》

赵松 著

铸刻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中收录了赵松新近创作的七篇中短篇小说:两个经历了婚姻创伤的中年男女,偶然同去东北,在若即若离中等待一场迟迟不来的雪;年轻的她和中年的他,维持着一种模糊不定、无欲无求的关系,而她终于决定离开,却并非有了新的生活可能,而是一次对过去自我状态的删除式了断;曾经的酒友,回顾跨越三十多年的记忆碎片,情谊、心境已悄然变幻,彼此都已面目全非……这些小说里的人物,无论什么身份,都面临着自己的拥有已然所剩无几的事实,但他们并不知道还能怎样阻止失去。他们沉陷在难以名状的困顿中,面对过往生活的废墟和不断脱落的关系与记忆,悬浮于等待和行动之间,试图在琐碎日常与偶然相遇中寻找可能的存在感。

《王维十五日谈》

李让眉 著

浦睿文化|岳麓书社


王维,也许是唐代大诗人中我们“最为熟悉的陌生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些名句我们从小便熟能成诵,但若仔细再想,却又说不出具体的好处,而王维的真实面容,也一直被湮没在世家公子、美少年、音乐家、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些固化标签之中。青年诗人、作家李让眉曾担任《跟着唐诗去旅行》纪录片顾问,以其丰厚扎实的学养、见识和敏锐的感知力,用十五篇漫谈追寻王维,细解王维的生平、时代、交游、情感、绘画、音乐,还原王维的人生境遇与精神世界,以诗人之眼观照王维诗独特的妙处——无我而有情,以及在当下的我们为何要读王维、如何读王维,将古典诗人的光芒折射到现代的你我身上。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美]欧阳泰 著

张孝铎 译

新思文化|中信出版社


179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恭贺乾隆皇帝登基六十周年为名,派遣使团来华为乾隆皇帝庆祝,成为鸦片战争前最后一个被中国皇帝正式接见的真正的欧洲外交使团。一个是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贸易强国——荷兰,一个是正值康乾盛世的文明古国——中国,他们的相遇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作者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重新审视了颇具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发掘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被遮蔽的丰富纹理。通过讲述荷兰使团旅途中的奇闻异景,作者将微观史叙事与宏大历史思考融为一体,对外交史中传统的“文化冲突论”进行了反思,不再把18世纪末的中西交往简单归结为“开放”与“封闭”、“进步”与“落后”的文明冲突。1795年荷兰使团的访华之旅为全面看待18世纪的中国和中西方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果决地突破“文化冲突”叙事,为眺望18世纪末的中国和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动物有多重要》

[美]谢利·卡根 著

王球 惠丽云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聚焦于当代极具争议的动物伦理核心命题:动物的生命价值究竟几何?人类应如何对待它们?作者以清晰逻辑和犀利思辨,系统梳理了关于动物地位的几种哲学立场:主张人与动物完全平等的“一元论”、赋予人类绝对主宰权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他本人所持的“等级论”——承认动物生命有其内在价值,但在道德考量上次于人类。这一立场随即引出了本书的核心追问:如何衡量不同动物的价值?苍蝇与猩猩等价吗?宠物的价值高于令人畏惧的动物吗?即使承认人类的优先地位,虐待与滥杀动物是否就无需背负道德愧疚?书中充满了大量的案例以及作者精心设计的层层递进的小问题,令读者在阅读时会不断联想到现实中曾经或可能碰到的道德困境,产生共鸣。

《欣泣集》

彭剑斌 著

铸刻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的是彭剑斌早年的作品,是对“悔其少作”的一次反悔。他曾将这些小说销毁,未曾想到一位读者全部拷贝了下来,并在几年后发给了他。他起初觉得这些作品情感泛滥,不克制。然后他想到了“欣泣集”这个书名,“‘欣泣’二字恰好道破了他们可笑的根源,揭去了他们身上最后一块遮羞布”。在这批青春之作里,尚未成熟的作家撤离了情感的中立地带,要么泪流满面,要么喜极惨笑。作为少作,它们具有比成熟更加珍贵的品质,那便是年轻的心灵所特有的赤诚:天真地悲观,绝望地期待,在漆黑的内心世界里探寻、迷路,同时照亮无边的虚无。透过种种欣泣交集的情绪,心灵向我们敞开它最初的真。

《如何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

[英]萨拉·奥克韦尔-史密斯 著

王丁丁 荀晓雅 著

守望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倡导“温和育儿”理念,其核心不在于如何管教孩子,而在于如何治愈自己。童年逆境经历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们成年后应对困难及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是逃跑或战斗,还是僵死或服从,抑或是轻松面对?与自己的童年和解,给予孩子支持的前提是治愈自己。在这种自我疗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不是逃避或否认童年的创伤,而是正视它、理解它,并最终与它和解。“我们的父母与我们一样,是他们自己成长过程的产物。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现在生活在意识到童年创伤的时代,所以我们可以成为打破这一循环的一代人。”作者认为,很多父母往往过度高估了自己的作用,担心自己的一个错误决定会毁掉孩子的一生,焦虑于自己是否做得足够好。但我们忘了,孩子是生命,他们自己就会成长,父母的角色不是塑造者或控制者,而是陪伴者和见证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齐鲁壹点 incentive-icons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587613文章数 823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