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有色新闻)
![]()
【本刊讯】10月30日,由北京安泰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泛太平洋铝业高峰论坛在西安顺利举行。作为2025年中国国际铝业周的收官活动,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重点铝企业高管和行业知名专家,围绕行业热点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吸引了大量观众。以下为论坛内容精编,以飨读者。
![]()
![]()
矿产资源高端对话
上午进行的“铝产业链高端对话”聚焦“矿产资源”与“冶炼加工”两大主题,围绕全球铝资源安全、成本竞争力、铝应用拓展、“走出去”布局、再生铝发展及技术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全球铝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洞见,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轻金属部(贸易救济办公室)主任莫欣达主持。
在矿产资源高端对话环节,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管理部总经理路鹏、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阳、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总经理陈磊、美铝全球市场营销及商务优化副总裁Benjamin Lindsey、海德鲁市场分析主管Mark Roggensinger面对主持人和台下观众的提问,分别发表各自见解。
路鹏:
保障铝供应链安全应坚持“国内压舱石+海外补充”的双循环结构,探索国内资源与海外进口的动态平衡机制。国内铝资源并不贫瘠,但面对庞大的铝市场需求,仍需要进口作为补充,这与筑牢国内资源安全“压舱石”并不矛盾。特别是对于低品位矿、复杂矿,应积极寻求技术突破,提升资源利用率。在海外布局方面,需聚焦资源稳定性,增强自主掌控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目前,中铝在几内亚项目进展顺利,未来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在考虑当地需求及产业链布局合理性的基础上,审慎推进氧化铝项目;二是优化物流体系,在几内亚南部和北部同步推进运输通道建设,希望建设成果惠及更多在几中资企业;三是持续推进“两海”战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张建阳:
印尼是锦江集团氧化铝海外布局的首站,目前一期项目已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此外,锦江在国内山西、河南、贵州、广西等地也均有资源布局。我们的重要经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绝不单一依赖海外铝土矿进口,国内现有资源仍需深耕,并持续加大铝土矿的勘探力度和范围。国内资源现状决定了开发不能仅看品位,锦江数十年来持续关注低品位、高硫、煤下铝等复杂铝资源,不断强化处理复杂矿的技术能力,并降低生产能耗。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在资源保障和成本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磊:
近年来,东方希望已提出并正式推进海外布局,基本思路是保持稳健低调的行事风格,审慎投资海外项目,并与国内现有布局协同发展。目前印尼项目正在推进中,哈萨克斯坦项目尚在探索阶段。
Benjamin Lindsey:
美铝作为全球化企业,近年来尤为关注地缘政治、关税、各国政策稳定性等宏观环境变化对铝产业的影响。只要有机会,美铝愿将产业布局拓展至各大洲,但选址与业务扩张不能盲目,应从全球视角优化供应链,通过技术创新与清洁能源配置,提升长期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对铝产品碳排放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建议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核心战略。再生铝产业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前景广阔,美铝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再生铝的应用与消费。
Mark Roggensinger:
海德鲁尤为关注长线布局及上下游协同发展。铝业发展正面临几大挑战:一是可持续发展,各国各地区对此的关注和投入不一;二是铝价频繁波动,尤其在印尼等国家政策变动的影响下更为明显。利益相关方需共同应对挑战,协同推进降碳降本。
![]()
冶炼加工高端对话
在冶炼加工高端对话环节,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总经理金承龙,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忠良,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郎静,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兼副总经理马正清,诺贝丽斯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清分享了各自观点。
金承龙:
基于铝的绿色、低碳、质轻、可延展等特性,我们判断铝消费需求依然存在,并具有增长前景。在扩大铝消费方面:一要着眼全球,推动高质量出口,挖掘和提升欠发达国家与地区的铝消费潜力;二是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强技术攻关,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铝制品,同时关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市场的铝应用研发。再生铝发展的挑战主要来自前端,目前全产业链回收意识有待加强,前端的分类、分级回收体系尚需建设,素养提升和制度引领仍需时间。
黄忠良:
陕西有色集团确立了“材装并进、高端绿色”的主业定位,明确了发展思路。在铝产业方面,上游推进煤电绿电一体化,因地制宜发展煤电铝,西部对接丰富的风光电资源,通过自建新能源与外购绿电,积极适配能源转型;下游延长产业链,打造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产品,内卷严重的品种原则上不发展,选择服务于细分的新兴消费市场,并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总体而言,即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郎静:
索通近年来越发重视并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全生命周期理念思考问题。降碳是其中的核心命题,向上稳定石油焦供应与品质,向下与客户联合研发,协助电解铝产业降碳。在数字化驱动降碳方面,我们提出“0-20-1000”目标。(“0”指索通计划在2055年实现预焙阳极生产过程净零排放;“20”指通过技术研发,将吨铝阳极净耗降低20千克;“1000” 是指帮助下游电解铝企业将吨铝电耗在现有平均水平基础上降低1000千瓦时。 )我们为电解铝降碳成立了专门公司,将其作为核心战略,从提供产品转向为电解铝企业提供产业链服务。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不易,我们借鉴了大量跨行业经验,对产业链进行拆分,实现全环节降碳。此外,在智能化转型中同步推进数据积累与分析,助力行业建立流程化、标准化体系。为配合铝企全球化布局,索通也加快了“走出去”步伐。1999年,中国出口的首个预焙阳极产品即来自索通,多年来公司始终深耕海外市场,2024年索通出口阳极产品占全国阳极出口总量的44%。今年五月,索通与阿联酋环球铝业公司官宣合作,将合资在阿联酋建设阳极生产厂,规划一期产能30万吨/年。
马正清:
铝加工行业“内卷”加剧,经营压力增大,我们尤为关注差异化赛道和技术攻关。铝应用场景广阔,虽然整体竞争激烈,但每年仍有新产品涌现。在南山铝业主攻的航空、汽车、罐料领域,我们判断仍有增量空间。近年来,南山在再生铝保级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易拉罐“can to can”闭环回收中再生铝使用比例约50%,目标是提升至70%;汽车板再生铝使用比例约20%;航空板生产使用再生铝尚在尝试阶段。再生铝保级回收的最大挑战在于初级分选,我们一直致力于解决该问题,包括与上游汽车主机厂、航空公司就直接回收达成合作,收集高品质单一原料。广大铝加工企业应重视降碳工作,以南山的经验来看,宝马等优质下游客户已明确涉碳要求,我们的铝产品必须核清并减少碳足迹,才能实现高质量出口,否则将面临碳关税等压力。
刘清:
扎实推广下游铝应用任重道远。近年来大家对“材料替代”的感受有所反复,例如在汽车行业,现有铝价不支持“以铝代钢”,部分新能源汽车的铝汽车板反而被高强钢替代,这体现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重要性。铝价需维持在合理区间,才能在材料选择中占据优势。诺贝丽斯一直致力于再生铝的回收、利用、开发与消费,2024年再生铝使用比例已超过65%。在此分享几点看法:一是再生铝生产高品质材料必须保级使用,避免降级;二是技术攻关和流程开发要跟上;三是好产品也需拓展市场,才能实现销售。长远来看,铝加工发展须考虑全球布局,中国优质产品必然走向世界,只有靠近客户,才能了解并满足其需求。“走出去”需注意几点:一是在本地深耕,实现合作共赢发展;二是培养国际化人才;三是深入了解本地政策、习俗与法规至关重要。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轻金属部(贸易救济办公室)主任莫欣达主持高端对话
![]()
北京安泰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深专家霍云波作报告
![]()
北京安泰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铝事业部经理申凌燕作报告
![]()
氧化铝市场沙龙
![]()
电解铝市场沙龙
30日下午,氧化铝、电解铝市场沙龙顺利举行。安泰科资深专家霍云波、铝事业部经理申凌燕分别就氧化铝、电解铝市场走势和展望作报告,国家电投、陕西有色、托克、中铝国贸、明泰、宏拓等企业相关领导人员就宏观经济、市场近况、发展预期、政策影响展开深入交流,精彩发言赢得了与会观众的广泛好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