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控流感,守护家人健康。
随着秋冬季节的脚步临近,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第42周(2025年10月13日~19日),全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比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3.3%;南方省份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全国共报告49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其中37起为甲型H3N2亚型)[1,2]。今年的流感季不仅来得早,优势毒株与气候条件的叠加更让家有老人和儿童的家庭面临不小挑战。如何科学应对,为家人撑起健康防护伞,成为当下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
为何今年流感季需特别警惕?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经空气传播[3]。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3]。
■优势毒株与秋冬气候的双重叠加
国家流感中心第42周监测数据显示,当前甲型H3N2亚型已成为优势毒株,全国检测阳性标本中占比高达95.0%[2]。值得注意的是,该毒株可通过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逃避宿主的免疫识别,与去年流行的H1N1毒株抗原差异明显,导致人群普遍缺乏交叉免疫力,感染风险大幅提升[4]。
同时,近期天气也成了流感病毒扩散的“助推器”——我国多地出现极端天气,气温如“过山车”般忽高忽低,部分地区遭遇“速冻式”寒潮,这种剧烈温差会刺激呼吸道黏膜频繁收缩,削弱其防御屏障功能,同时让人体免疫系统陷入“应激状态”,抵抗力暂时下降。加上室内活动增多、通风减少,进一步加速病毒聚集传播。这种“优势毒株+反常气候”的组合,不仅增加了感染概率,还让特定人群面临更高威胁。
■老小群体面临更高感染风险,重症风险不容忽视
儿童和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特殊性,是流感季的重点高危人群。5岁以下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感染后容易出现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部分严重病例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5]。据统计,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因流感住院风险是发达国家的3倍[6];全球范围内,每年约28,000名18岁以下儿童死于流感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其中大多数死亡发生在4岁以下儿童中[7]。
而65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衰退,且多数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感染流感后,他们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可能无明显发热,仅以咳嗽、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为主要症状,容易被忽视,待病情加重时已发展为重症[3]。研究表明,72%的流感住院死亡发生在65岁以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中,该人群的流感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较健康老年人更高[8]。
因此,针对老人和儿童这两类高危群体,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应对流感季,及时预防、积极治疗是关键
科学应对流感季,需从预防、治疗和特殊人群管理三方面入手,构建多维防护体系。
■疫苗接种:筑牢主动防护第一道防线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3]明确指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其中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优先完成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2~4周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9],因此,建议老人和儿童提前接种流感疫苗,赶在流感高发期前形成有效防护。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病毒变异较快,每年的流行毒株可能不同,因此建议每年按时接种流感疫苗,保持持续防护。
■对症治疗:把握黄金时间窗,科学用药
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咽喉痛、干咳等,与普通感冒相比,全身症状更明显,且传染性更强[3]。家庭需特别注意区分两者,避免延误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流感治疗的核心,发病48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窗[3]。目前我国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等[3],这些药物对当前流行的甲型H3N2亚型均敏感[2]。儿童和老年人用药需严格按照年龄、体重调整剂量,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同时,对症护理也不可或缺。发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和儿童专用退热药缓解症状,咳嗽咳痰严重者可给予止咳祛痰药物[3]。居家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多饮水,保持房间通风,感染者应佩戴口罩,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特殊人群应对: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雾化治疗方案
对于有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和老人,如果合并流感,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控制症状。目前国内获批用于雾化吸入的ICS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和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雾化吸入用支气管扩张剂主要有雾化吸入用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用胆碱M受体拮抗剂[10]。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由于具备节省时间与交通成本、避免医院交叉感染、弥补医院资源不足以及雾化装置简单等优势,家庭雾化已经成为了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法[10,11]。《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10]也建议,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行期,患者宜采用居家雾化吸入治疗方式,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因此,对于“有老有小”的家庭,家中可常备雾化机以应对每年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除了药物治疗,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这包括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在流感流行季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等。
小结
秋冬流感季虽来势汹汹,但只要树立“预防为先、科学应对”的理念,及时接种疫苗、做好日常防护,出现症状后精准治疗,就能为老人和儿童筑牢健康屏障,守护全家安稳度过这个秋冬。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5年第42周). 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75/202510/t20251023_313091.html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2025年第42周第879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https://ivdc.chinacdc.cn/cnic/zyzx/lgzb/202510/t20251024_313102.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英文), 2025, 18(1): 1-5, 62.
[4]颜琴书, 钟金树, 周华, 等. H3N2甲型流感245例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9, 42(7): 510-514.
[5]蒋荣猛. 认识流感的疾病负担积极应对流感流行[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14): 1620-1623.
[6]Lafond KE, Nair H, Rasooly MH, et al. Global Role and Burden of Influenza in Pediatric Respiratory Hospitalizations, 1982-2012: A Systematic Analysis. PLoS Med. 2016;13(3):e1001977.
[7]Nayak J, Hoy G, Gordon A. Influenza in Children.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 2021;11(1):a038430.
[8]Cromer D, van Hoek AJ, Jit M, et al. The burden of influenza in England by age and clinical risk group: a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inform vaccine policy. J Infect. 2014;68(4):363-371.
[9]老年人及其慢性病人群流感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意见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老年人及其慢性病人群流感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5, 44(8): 989-999.
[10]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J]. 医药导报, 2024, 43(9): 1355-1368.
[11]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 等. 儿童呼吸道感染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3, 38(11): 821-828.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码:CN-170523 过期日期:2026-10-28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