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风华(原黄陂观察、陂人陂事),黄陂原创良心公众号,用心观察黄陂,用情推介黄陂
![]()
官媒-湖北日报如此介绍华中师范大学:
1910年,黄陂先贤陈宣恺、陈时父子捐资筹办的中华大学,在这片土地播下教育的火种,百年后,这颗火种以更炽热的姿态回归——10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盘龙城校区奠基暨华师附小、附中配套项目开工仪式上,铁锹落下的瞬间,不仅续写了黄陂与华师跨越百年的校地情缘,更像一缕暖阳,照亮了盘龙城楼市的新未来
小编于是有了兴趣,想了解陈宣恺、陈时这对父子
![]()
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华中师范学院,1952年由中华大学与华中大学等院校合并而成
而中华大学,就是由陈姓黄陂人开办而成
1912年5月13日,陈时先生与其父亲陈宣恺先生在武昌创办了私立武昌中华大学。这所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不依靠洋人和官府、完全由私人力量创办的现代私立大学,开创了中国私人办大学的先河,在当时享有"南有中华,北有南开"的盛誉。
PS:黄陂能人不少,1911年黎元洪成为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陈时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大学-中华大学
陈时:陈时(1891-1953)是湖北黄陂人。他年少时便怀揣教育救国的理想。1907年东渡日本留学(16岁),期间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先驱,并于1909年经黄兴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学成归国后,他参加了辛亥革命。深受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陈时在辛亥革命后决心将理想付诸实践,并成功劝说父亲陈宣恺先生变卖家产以资助办学。
21岁的陈时,如此年轻就知道教育救国的道理
![]()
以下信息,摘自《武汉解放60年大事计略》
![]()
1951年秋⾄1953年秋,中南地区以武汉为中⼼进⾏⾼校院系调整。
1951年,中原⼤学教育学院与华中⼤学合并改制,成⽴华中⾼等师范学校,1952年,湖北教育学院、中华⼤学并⼊华中⾼等师范学校,改名华中师范学院;
武汉⼤学医学院与上海同济⼤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2年⾄1953年夏,武汉⼤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与湖南农学院、江⻄农学院、⼴⻄农学院的部分系科合并成⽴华中农学院;
派遣中原⼤学部分⼲部创建中央⺠族学院中南分院( 后改名中南⺠族学院)
1953年,将湖南⼤学、⼴⻄⼤学、南昌⼤学建制取消,其⽂理科部分并⼈武汉⼤学,部分并⼊华中师范学院,武昌⽂华图书专科学校、华中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系同时并⼊武汉⼤学;
中⼭⼤学、湖南⼤学、⼴⻄⼤学、南昌⼤学、武汉⼤学的⼯学院和华南⼯学院的机械制造、动⼒机械制造、电机制造及动⼒部分院系合并成⽴华中⼯学院;
华南⼯学院、⼴⻄⼤学、河南⼤学、中华⼤学、湖南农学院及江⻄农学院的⽔利系科合并成⽴武汉⽔利学院;
中原⼤学建制取消,其财经学院与中⼭⼤学、湖南⼤学、⼴⻄⼤学、南昌⼤学的财经系科合并成⽴中南财经学院,其政治学院与中⼭⼤学、湖南⼤学、⼴⻄⼤学的政法系科合并成⽴中南政法学院,其⽂艺学院与⼴⻄省艺术专科学校、华南⼈⺠⽂艺学院相互作专业调整,分别成⽴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及中南⾳乐专科学校;
华中师范学院体育系与南昌体育专科学校合并成⽴中南体育学院。
⾄1953年秋,武汉地区有武汉⼤学、华中⼯学院、武汉⽔利学院、华中农学院、华中师范学院、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湖北医学院、中南同济医学院、中南体育学院、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中南⾳乐专科学校等12所⾼等院校。
黄陂
黄陂
品读黄陂
黄陂
黄陂风华
从老百姓的视角观察黄陂
影响130万黄陂人的优质公众号
主编:黄陂散人
此位置广告合作,有意者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ana9141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