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敲定:浙江三门、广东台山等5个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获得核准,全面进入建设准备阶段。
2. 加上此次获批的机组,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超过10台核电机组;2024年更是创下新高,全年核准达11台,释放出明确的能源战略信号。
![]()
3. 刚迈入2025年,中核华兴便接连中标福建漳州、广西白龙等多个重点核电工程,施工现场焊花飞溅,建设节奏从未停歇。
4. 当前中国在运、在建以及已核准待开工的核电机组总数已达112台,数量跃居世界第一。
5. 其中正在施工建设的有28台,总装机容量接近全球在建规模的一半,展现出强大的工程组织与技术集成能力。
![]()
6. 值得注意的是,仅中核华兴一家企业就承担了全国62%的核电机组建造任务,并包揽了我国所有出口海外核电项目的施工建设。
7. 反观国际同行,动作却明显迟缓。
8. 英国在2024年提出要将核电产能扩大三倍的目标,但截至目前仍未有任何新建机组实质性启动。
9.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建造6座新型反应堆,然而两年过去,相关项目仍停留在可行性研究和前期论证阶段。
10. 一边是口号响亮却进展缓慢,另一边是中国持续高强度推进项目建设,背后究竟有何深层原因?
![]()
11. 中国的“底气”
12. 为何唯独中国能在核电领域实现高效推进?答案必须从“安全能力”与“现实需求”这两个核心维度来解析,而这两大难题,我们都已系统攻克。
13. 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全球核电发展陷入停滞,中国也暂停了新项目审批长达六年之久。
14. 但这六年并非沉寂期,而是技术攻坚的关键窗口——我们集中力量研发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
![]()
15. “华龙一号”采用“能动+非能动”双重安全系统设计,在极端事故工况下即使失去外部电源和人员干预,也能依靠自然循环、重力注入等方式实现自动冷却,确保堆芯安全。
16. 更进一步地,我国并未止步于此,已成功掌握第四代核电技术的核心原理。
17. 第四代反应堆具备固有安全性特征,即便全部冷却功能失效,物理机制本身就能阻止堆芯熔毁,彻底摆脱对人为操作或应急系统的依赖。
![]()
18. 在先进技术支撑下,中核华兴于今年推出自主研发的激光-MAG电弧复合焊接工作站,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9. 成功完成长达400米的核级密封焊缝自动化生产,创下全球核电工程建设史上的首例。
20. 此前此类关键焊缝主要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且存在质量波动风险;如今自动化焊接应用比例提升至75%,整体施工质量与作业效率实现翻倍增长。
![]()
21. 根据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最新数据,我国运行中的核电机组中有82%的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全球前10%的先进水平。
22. 今年4月,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华龙一号”机组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建设周期比同类国际项目缩短20%,赢得海外高度评价。
23. 技术瓶颈逐步破解的同时,电力需求端的压力日益凸显,成为推动核电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
24. 2024年中国核电发电量达4447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2%。尽管占比不高,但其减排效应极为显著,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4亿吨。
25.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上升、数据中心全天候运行负荷加重,社会对稳定、可靠、大容量基荷电源的需求愈发迫切。
26. 去年夏季浙江遭遇罕见持续高温天气,风电和光伏出力大幅下降,正是三门核电站满功率运行,才保障了沿海制造业企业的正常运转。
![]()
27. 厦门大学林伯强教授曾做过测算:核电年均利用小时数可突破7000小时,远超太阳能发电的不足700小时,供电稳定性高出一个数量级。
28. 若缺乏稳定的电力供应,工厂停产、通信中断、生活瘫痪将成为常态,这样的局面谁都不愿面对。
29. 浙江三澳核电项目的规划尤为典型——当地仅新增数据中心每年就要消耗额外50亿度电。
30. 待机组投运后,不仅能填补用电缺口,还有望平抑居民电价,缓解区域电力紧张态势。
31. 因此,发展核电已不再是选项之一,而是保障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
![]()
32. 而连续四年高强度核准核电机组的背后,更折射出国家层面深远的战略考量。
33.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34.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多国陷入能源危机,德国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升十倍,法国工业被迫减产限电,深刻揭示了能源对外依存的巨大风险。
35. 中国早已未雨绸缪。
36. 202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沿海地区核电建设”,旨在降低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
![]()
37. 目前我国核电装备国产化率已超过90%,中核华兴更是具备从土建开挖到核燃料元件制造的全产业链实施能力。
38. 单台“华龙一号”机组涉及设备超过8万台套,小至特种焊材,大至蒸汽发生器与压力容器,均由国内200多家协作企业联合完成,完全摆脱国外供应链制约。
39. 这不仅是电站建设,更是为国家能源体系构筑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
40. 此次核准的10台机组,若按每台投资约200亿元估算,总投资额将突破2000亿元。
41. 看似巨额投入,实则带来多重回报:单台机组建设期间可直接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
42. 整个生命周期内可贡献超千亿元产值,并有效拉动钢铁、重型机械、精密电子、仪器仪表等多个关联产业发展。
![]()
43. 中核华兴位于南京滨江的智能制造基地推行模块化预制工艺,使现场施工成本下降20%,工期缩短35%,同时带动周边配套机械厂订单量成倍增长。
44. 此次获批项目全部布局在山东、浙江、广东等用电负荷中心,既解决了大型机组所需的海水冷却条件,又能就近接入电网,减少输电损耗。
45. 目前福建、广东两省核电发电量占本省总用电量的比例均已超过20%,成为区域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柱。
![]()
46.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三澳核电二期项目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引入民间资本参股比例提升至10%,打破了以往由央企独家主导的局面。
47. 不仅缓解了项目融资压力,也让民营企业有机会分享清洁能源发展的红利。
48. 当地政府同步推出“鹭回苍南”人才回流计划,四年内吸引近千名本地籍高校学生报名参与核电产业相关岗位。
49. 未来核电站运维团队将以本地技术人员为主力,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格局。
![]()
50. 结语
51. 有人质疑“核电风险太高,不应继续建设”。但看看德国——在弃核之后不得不重启10座燃煤电厂,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绿色转型”?
52. 中核华兴历经40年发展历程,累计承建65台核电机组,始终保持零重大安全事故记录。
53. 激光智能焊接、全息监控系统、数字孪生平台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将潜在风险控制在极低水平,这份安全自信源于扎实的技术积累而非空谈。
![]()
54. 也有人说“投资太大,不划算”。但2000亿元换来的是国家能源自主权、产业链升级动能以及在全球核电市场的影响力。
55. 巴基斯坦卡拉奇项目带动我国核电装备出口超120亿元,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预计突破1000亿元。
56. 三澳核电让民间资本和地方政府共同受益,这种多方共赢模式怎能说是亏本生意?
57. 国家核安全局始终强调:“核电发展必须以绝对安全为前提。”
![]()
58. 中国用连续18年保持全球在建核电规模最大这一事实证明:我们不仅有能力快速推进项目建设,更有实力确保每一座核电站都建得牢固、运行得平稳。
信息来源:
![]()
![]()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