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深夜,泰国春武里府的考昂鲁奈保护区边缘,一辆载着三名病患的救护车,在4022号公路转弯处撞上突然闯出的野象。
野象倒地后挣扎退回丛林,救护车车头凹陷、挡风玻璃碎裂,司机轻伤、病患紧急转院。
而就在同一天凌晨,北柳府另一公路上,面包车撞上野象致2死9伤的悲剧同步上演。
一头受伤的野象、两起致命车祸,为何泰国 “象车相撞” 事故连年频发?
![]()
这起救护车撞象事件并非个例。据泰国国家公园局官方数据,过去五年全国每年至少发生10起以上 “象车相撞” 事故,仅2024年就有39人因野生大象冲突身亡。
考昂鲁奈保护区负责人埃卡猜・山迪证实,受伤野象疑似属于公路东侧活动的小象群,目前保护区已动用无人机与红外摄像机追踪其动向,“担心它存在内出血或骨折,一旦发现异常将立即派兽医团队野外救治”。
事发路段4022号公路,恰好贯穿考昂鲁奈保护区 ,泰国中部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这里栖息着超过300头野生亚洲象,而多条高速公路的切割,让“人类运输线” 与 “象群迁徙路” 形成致命重叠。
![]()
更令人揪心的是,10月27日的两起事故,均发生在夜间无照明路段,司机即便紧急刹车也无力回天。
泰国境内现有约4000头野象,考昂鲁奈保护区作为核心栖息地,却面临公路扩张、农田侵占、工厂建设的三重挤压。
野象为寻找食物或迁徙,不得不穿越被柏油覆盖的 “家园”。
泰国乡村国道厅数据显示,农村公路照明覆盖率不足30%,加上弯道多、视野差,雨季路面湿滑,进一步放大了碰撞风险。
更残酷的是这样的冲突早已超出 “车祸” 范畴。自 2012 年以来,泰国野生大象袭击事件已造成至少 240 人死亡、208 人受伤。
![]()
生态志愿者在社交媒体上的呐喊引人深思:“它不是入侵者,我们才是闯入者”
当野象的觅食路线被公路阻断、栖息地被人类活动蚕食,冲突早已注定。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象冲突,泰国政府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干预。
针对4022号事故路段,当地交通部门已启动安全升级计划,将增设 “野生动物穿越警示灯”、弯道减速带与反光标志。
![]()
而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泰国首座 “生态系统桥梁” 正在罗勇府与尖竹汶府之间的 4060 公路建设中。
这座预算 5.87516 亿泰铢的桥梁,全长 630 米,专为连接考昂鲁奈保护区而建,桥梁两侧将设置观察区,既保障野象安全迁徙,又能带动生态旅游。
泰国乡村国道厅表示,未来将在更多象群迁徙通道推广此类设施。
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对受伤野象的监测仍在持续,“一旦发现行动异常,将立即实施野外麻醉治疗”。这些措施能否从根本上化解人象矛盾?
![]()
救护车与野象的深夜相撞,是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失衡的缩影。
但随着生态桥梁的建设、警示系统的完善,以及全社会对人象边界的重新认知,和谐共生的曙光正在显现。
保护野象,本质上是守护人类与自然的平衡,而每一项科学规划、每一次文明避让,都在为这份平衡注入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