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叙利亚外交部通过官方渠道发表声明,正式宣布承认科索沃共和国为独立主权国家,这一外交决策打破了该国过去十余年的一贯立场,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声明中明确提及,此次承认基于两大原则:一是叙利亚对民族自决权的长期坚持,二是致力于巩固巴尔干地区及全球范围内的和平稳定。
![]()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声明发布数小时前,叙利亚、沙特与科索沃三国的领导层代表刚刚在沙特利雅得举行了闭门三方会议,这是三国首次开展此类高层直接对话,尽管会议未公开具体议程,但外界普遍认为,科索沃主权承认议题正是此次磋商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沙特则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协调者”角色,为三方沟通搭建了重要桥梁。
事实上,叙利亚此次立场转变并非偶然。
在科索沃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后的十余年里,大马士革始终坚定追随俄罗斯的外交立场,将科索沃问题视为“西方干涉他国内政的典型案例”,多次在联合国等多边国际场合公开表态支持塞尔维亚的主权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领土分裂行为。
此次调整立场,使全球范围内承认科索沃主权的国家数量增至103个,也让叙利亚成为继2018年部分东欧国家后,又一改变对科索沃立场的重要国家。
从国内层面来看,叙利亚的这一决策本质上是应对现实困境的必然选择,自内战爆发以来,该国长期遭受西方多国的严厉制裁,能源供应、金融流通、国际贸易等领域全面受限,70%以上的基础设施在战乱中损毁,粮食安全问题持续恶化。
据联合国最新数据显示,叙利亚境内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民众已达14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5%,经济重建与民生改善的迫切需求,促使叙利亚寻求打破外交孤立的新路径。
而沙特主导的多边协调机制恰好为叙利亚提供了契机。早在今年1月,沙特就曾在利雅得牵头举办叙利亚问题多边会议,召集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及埃及、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代表参会。
重点讨论对叙制裁解除与经济援助议题,当时欧盟就已释放积极信号,称若叙利亚在政治过渡进程中“取得切实进步”,可考虑逐步放松制裁,德国还当场承诺为叙利亚提供5000万欧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此次利雅得三方会议,正是这一协调进程的延续,分析认为,承认科索沃主权是叙利亚向西方释放的关键“善意信号”,毕竟科索沃问题长期被西方视为“价值观议题”,叙利亚的立场转变。
实则是希望以此换取西方在制裁解除、经济重建等方面的实质性回报,而沙特的居中斡旋,也显著降低了叙利亚与西方沟通的成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