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超700万人游行,细数罪行,川普整狠活回应,全美为何又在反?

0
分享至

“不要国王!不要国王!”

日前,全美约700万名示威者走出家门,把宾夕法尼亚大道、时代广场、波士顿公园染成一片标语的海洋,这是自特朗普1月20日宣誓就职以来最大规模的全国性抗议。

上一次这句口号在全美50个州、2700多座城镇同时响起时,还要追溯到反越战时代。

然而面对沸腾的民意,特朗普却在海湖庄园放出一段AI短片:他头戴王冠、驾驶战机,对冲上街头的民众“空投粪水”。

讽刺与怒火隔空碰撞,再次把“美国为何又在反”推上全球热搜。

那么,美国社会的动荡乱局演化到了哪一步?

特朗普又究竟为何如此招恨?

全美大游行

10月18日,美国50州同步出现约700万人的游行队伍,规模创近60年之最。

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上午8时即饱和,警方封闭3公里路段供行人单向通行,地铁橙线因客流超限停运4小时,部分乘客排队90分钟才进站。

现场最醒目的标语是手写体“总统不是国王”,一名来自弗吉尼亚的联邦雇员把欠薪通知贴在胸前,边走边喊表达对特朗普的严重不满。

纽约时代广场被完全步行化,百老汇剧院暂停日场演出,42街至47街区间拉起铁马,人流密度最高达每平方米4人。

巨型宪法横幅展开后占据半个街区,数千人在上面签名。



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午后聚集约12万人,工会搭建的简易舞台每30分钟换一名演讲者:退伍军人、癌症研究员、老师和护士轮番发言。

一名教师举着“我的教室缺书,不是缺士兵的牌子”,她说自己因政府关门已停薪18天,仍请年假来游行。

西海岸方面,旧金山数百人用身体拼出“NO KINGS”字样,航拍显示字母长度接近一个足球场。

据不完全统计,全美一天就爆发了2700多场集会。

游行人群跨越党派、族裔与职业:有穿共和党人反对独裁T恤的郊区选民,也有首次请假的快餐店员工。

他们共同诉求是恢复权力制衡、结束政府停摆、反对军队介入城市,现场呼声最高的一句口号是:“我们人民,不是你们棋子。”



这场因为政府罢工引起的全美大动荡,已经深入影响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警方数据最能说明这场动荡的影响外溢。

全美主要城市18日共接获2217宗“可疑包裹”举报,是日均值的4.8倍,防爆小组疲于奔命,最终确认99%都是误报——背包、吉他盒、外卖袋被紧张路人当成炸弹。

洛杉矶县警长后来透露,当天仅排爆加班费就烧掉38万美元,相当于全年社区警务预算的6%。

与此同时,教育系统停摆、医疗单位正悄悄转移医疗成本、教堂和福利单位被迫担任起临时政府的责任...

700万人的愤怒情绪已经被彰显的淋漓尽致,整个国家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而导致这一切的直接原因,就是特朗普政府的停摆。

怒火溯源

自9月30日联邦拨款截止,国会便再未通过任何延续决议,美国政府进入全面停摆,这是2018年后首次美国政府“全部关门”,随之而来的是民众们的积怨。

停摆第一天,行政管理与预算局就发出“裁员预案”邮件,要求各部门列出非核心岗位,准备启动“减员”程序。

80万联邦雇员瞬间被切成两类:一类被迫无薪休假,一类被豁免继续上班但不知何时领薪。

TSA安检员、空管员、国家公园巡警、食药监检验官属于后者,他们身穿制服维持秩序,却要靠食品银行充饥,社交媒体上“#无薪也上岗”话题阅读两天破上亿次。

停摆进入第3天,连锁反应开始外溢。

国家公园关闭,正值秋假旅游高峰,黄石、大峡谷每天损失门票收入约120万美元,周边小镇酒店退房率飙升至70%,餐厅缩短营业时间,服务员被临时遣散。



黄石北门一家旅馆老板把退款截图贴在网上:单日损失预订47间,现金流缺口9000美元。

同一时间,全美各大财政部门纷纷陷入停滞运转状态。

联邦小企业署停止审批新贷款,全国约3万中小企业主被卡在放款环节。

国税局暂停处理纸质退税,约1200万份申报被积压,平均每户退税款2400美元无法到账;农业部食品券项目SNAP虽然维持,但11月拨款缺口高达20亿美元,4200万低收入者面临购物车里突然少掉一半食物的风险。

退伍军人事务部暂停对军人的医疗救助,1.3万例骨科、白内障手术被重新排期,平均等待时间从22天延长到70天。

就在美国国内焦头烂额的关头,关税也趁机添了一把火。



10月2日,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宣布对等关税升级,中国商品平均加税34%,欧盟20%,墨西哥25%。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测算,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将因此增加3800美元,其中最低收入20%家庭负担比例最高。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当日跌停,爱荷华农户一夜损失5.6亿美元。

更大的震荡在股市:道指两天暴跌2200点,特斯拉市值蒸发180亿美元,马斯克个人财富缩水200亿。

在这种乱况下,美国社会一直以来的沉疴——医保与移民议题继续推高温度。

10月4日,白宫向国会提交新预算案,要求将《平价医疗法案》补贴削减40%,同时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边境墙续建。



CBO估算,若方案通过,1400万人将在两年内失去医保,其中大部分是年收入低于3万美元的蓝领。

移民方面,司法部重启留在墨西哥政策,并首次动用《敌对外侨法》驱逐委内瑞拉无证移民,联邦法院随后裁定该做法程序失当,但ICE已在周末突击抓捕约2100人,引发教堂庇护运动。

就连军队也罕见地卷入停摆。

10月6日,五角大楼通知130万名现役军人:11月1日若预算仍无着落,将被迫延迟发饷。海军官网连夜上传通知,建议官兵联系银行申请“零息军人薪贷”,并附上失业救济申请链接。

昔日全球最强武装力量竟教士兵如何领救济,这荒诞的一幕已经说明,美国社会和民众已走到穷途末路。



当美国政府的停摆进入第18天,社会成本已突破可量化的底线:GDP周增长率下降0.5%,航空业日损失6300万美元,超市恐慌性采购推高食品通胀至3.5%,联邦雇员信用违约率预计增加14%。

但最致命的并非数字,而是美国民主制度失能成为共同认知,人们不再争论哪党更优,而是怀疑整个体系是否还能自我修复。

正如游行队伍宣扬的口号,已经从具体政策转向“没有法治就没有和平”“我们人民”,这意味着民众的抗议主旨,已由议题对抗升级为程序合法性危机。

而引爆合法性危机的人就是特朗普。

特朗普招恨

首先,特朗普把“扩权”从竞选口号变成日常操作,让不同阶层同时感到程序性恐慌。

9月30日停摆开始后,他并未启动《反赤字法》要求关键部门维持运转,而是签署第13987号行政令,宣布“为保国家安全,暂停所有非国防类拨款”,将关门从谈判筹码升格为政策工具。

行政令写明“关门期限由总统视情决定”,这等于把预算决定权从国会移到白宫。

10月3日,他又援引《国家紧急法》冻结海外资产,用于垫付边境墙建设,绕过众议院拨款委员会。

一连串动作让保守派法律学者也发出警告:总统在用紧急状态“常态化”掏空宪法第一条的钱袋权。



其次,特朗普正亲手把美国的经济痛感个体化、具象化,并贴上个人品牌。

2018年政府停摆时,他尚知道在白宫厨房请联邦雇员吃汉堡,以示“同甘共苦”。

2025年他却把镜头让给马斯克,让全球首富在社媒直播“如何一分钟砍掉社保局2亿美元冗员”。

当工人看到世界首富用PPT裁掉自己的岗位,而总统称赞“效率革命”时,民众的经济焦虑瞬间转化为身份羞辱。

更致命的是,特朗普将关税、裁员、减福利打包成“特朗普套餐”,并在集会上自称关税人。

过去政策失误尚可归咎于体系,如今所有涨价标签都直接印着他的名字:超市收据出现“对等关税附加费”,医保账单空白处印着“新计划节省来自特朗普改革”。

当一个国家的价格信号与个人符号绑定,民众无需理解复杂法令,只需认出签名即可找到怒火出口。



特朗普主动把自己塑造成了文化战争的总司令,使政治对立升级为身份存亡。

2025年8月,他重启“清除多元化”行政令,要求所有联邦机构解散DEI(多元、平等、包容)办公室,并限30天内提交“意识形态倾向”内部报告。

对年轻城市选民而言,这不仅是政策回撤,更是否定他们的日常价值——从公司入职培训到大学招生,DEI已成为一代人职场与教育的默认语法。

同月,教育部发布新指引,要求K-12学校不再使用“性别认同”一词,并授权家长可因“课程内容不适”。

对大众社群来说,特朗普不再是遥远的白宫主人,而是直接决定课堂里是否还能提到他们的存在。

所以10月游行中,最多的自制标语不是经济口号,而是“我们就在这里,不许抹除”。



同样关键的是,特朗普还在试图用“敌人化”语言把社会一半人口推向对立面。

他在9月一次募款晚宴上称“民主党选民就是国家寄生虫”,并在Truth Social转发漫画:蓝色州被画成吸血蜱虫贴在星条旗上。

当总统把半数公民定义为“寄生”,等于取消他们正当申诉的渠道。

结果就是,抗议者们要申诉的不再是“政策请愿”,而是“自我辩护”。

教师举的牌子写“我不是寄生虫,我教你的孩子识字”;护士写“我夜班12小时,不是吸血鬼”。

当民众的身份和职业被污名化后,走上街头便成为了他们唯一可自我正名的舞台。

结语

700万人不是小数目,这场大游行能否撬动特朗普的地位尚且不好说,但它已把“美式撕裂”推到聚光灯下。

一边是“拆政府、减福利、加关税”的激进实验,一边是“要医保、要工资、要程序正义”的底线守护。

游行能否复制1963年民权运动、1969年反战浪潮的“制度修正”效应,尚待2026年中期选举回答。

唯一能确定的是,当总统用AI把民众比作“可被轰炸的敌人”时,特朗普早已不是代表选民利益的领导者,而是一个精致主义的资本家了。

参考资料

孙华.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有望破纪录”[N].文汇报,2025-10-29

全美多地爆发“不要国王”示威游行[J].国企管理,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潇湘晨报
2025-11-10 19:10:13
大降温!0℃以下!江苏气象最新预报

大降温!0℃以下!江苏气象最新预报

现代快报
2025-11-11 07:25:06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小筑
2025-11-09 10:03:20
“马”字辈个股异动拉升

“马”字辈个股异动拉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1 10:30:03
15天内2次挑衅!高市早苗引火烧身,中方亮明底牌,这次绝不手软

15天内2次挑衅!高市早苗引火烧身,中方亮明底牌,这次绝不手软

阿七说史
2025-11-10 10:31:06
宋祖德打假李连杰,真的克隆了一个李连杰?

宋祖德打假李连杰,真的克隆了一个李连杰?

港剧叔
2025-11-11 09:30:05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小娱乐悠悠
2025-11-11 11:09:24
A股:今天,突然又砸盘了,让人捧腹大笑

A股:今天,突然又砸盘了,让人捧腹大笑

一只番茄鱼
2025-11-11 11:58:15
罗晋传来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罗晋传来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梨花黛娱
2025-11-10 17:37:21
罕见!某上市公司补缴税款7.38亿元!补税5.08亿+滞纳金2.3亿

罕见!某上市公司补缴税款7.38亿元!补税5.08亿+滞纳金2.3亿

新浪财经
2025-11-11 14:03:55
重磅!皇马同意交换交易:利物浦 “水货” 换心仪已久的罗德里戈

重磅!皇马同意交换交易:利物浦 “水货” 换心仪已久的罗德里戈

澜归序
2025-11-10 12:22:19
国行PS5 Pro价格持续降低!消费券+国补4461元入手

国行PS5 Pro价格持续降低!消费券+国补4461元入手

游民星空
2025-11-11 14:11:12
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疾控专家解惑

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疾控专家解惑

中国青年报
2025-11-10 18:17:04
NBA11日综述:2场绝杀+4状元爆发,两超巨砍30+,1人打破队史纪录

NBA11日综述:2场绝杀+4状元爆发,两超巨砍30+,1人打破队史纪录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1 14:33:48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广东活动
2025-11-11 12:13:02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百态人间
2025-10-18 11:53:06
河北6地,撤乡设镇!

河北6地,撤乡设镇!

极目新闻
2025-11-11 12:00:36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宇宙时空
2025-11-06 09:02:26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等风来育儿联盟
2025-08-01 12:21:35
2025-11-11 15:00:49
梁讯
梁讯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哦
7501文章数 14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旅游
艺术
时尚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亲子要闻

血脉和冠姓权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旅游要闻

伊春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来了!12月1日起梯次启幕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静奢风,有品位的都在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