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气温骤降,儿科门诊里咳嗽、发烧的宝宝数量再次攀升。肺炎,这个被冠以“5岁以下儿童头号杀手”之名的疾病,总是让家长们闻之色变。
那么,如何为宝宝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盾”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5个预防肺炎的关键措施。细节决定成败,尤其是最后一个措施,往往最容易被忽视!
![]()
01
关键一:筑牢“保护罩”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在众多呼吸道病原体中,肺炎链球菌的威胁尤为突出——全球数据显示,它在细菌性感染致死病原体中位列第三。
2021年,全球估计发生9790万例肺炎链球菌相关病例,其中约50.5万例死亡与之有关。
接种肺炎疫苗是预防肺炎链球菌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具体做法:
接种“13价肺炎疫苗”,它能有效预防最常见、致病力最强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流感疫苗也强烈建议接种。因为流感病毒本身可引发肺炎,且会大大降低宝宝抵抗力,继发细菌性肺炎,形成“混合双打”。
![]()
02
切断传播路径
肺炎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途径传播。手在其中扮演了最主要的“搬运工”角色。
具体做法:
全家人都要洗:家长外出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换衣服再接触宝宝。
教会宝宝洗手:使用“七步洗手法”,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尤其在饭前便后、玩耍后。
做好隔离:家人感冒时务必戴口罩,尽量避免与宝宝亲密接触(如亲吻、共用餐具)。
03
构建“内在免疫力”
强大的自身免疫力是宝宝抵御疾病的“精锐部队”,为宝宝构建强大的免疫力尤为重要。
具体做法:
母乳喂养:对于小月龄宝宝,母乳尤其是初乳,富含抗体,是天然的“免疫力套餐”。
均衡膳食:添加辅食后,确保饮食多样化,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和维生素。
户外活动:在天气晴好时,每天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接受日光浴,增强体质和耐寒能力。
04
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干净、湿润的空气能保护宝宝娇嫩的呼吸道黏膜。
具体做法:
经常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病原体浓度。
远离烟尘:坚决杜绝“二手烟”、“三手烟”,同时避免接触厨房油烟、灰尘等。
05
最容易忽视的事情!
很多家长只注重“防”,却忽略了“早发现、早干预”。
具体做法:
会数呼吸:这是判断是否发展成肺炎的首要家庭指标。在宝宝安静、不发烧时,观察胸部或腹部起伏。
<2月龄:呼吸 ≥60次/分钟
2月龄-1岁:呼吸 ≥50次/分钟
1岁-5岁:呼吸 ≥40次/分钟
如果超过上述标准,提示可能已是肺炎,需立即就医!
观察“三凹征”:看宝宝吸气时,锁骨上、胸骨上、肋间隙有无明显凹陷,这是呼吸困难的表现。
拒绝乱用药:普通感冒不要滥用抗生素(肺炎多为细菌或病毒引起,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咳嗽是身体的保护机制,不要一咳嗽就急着用强力镇咳药。
保证液体摄入:生病时多喝水或奶,有助于稀释痰液,方便排出。
宝宝的健康,藏在每一个用心的细节里。从外在的疫苗、卫生,到内在的营养、锻炼,再到最后这双“会观察的眼睛”,五位一体,才能为宝宝织就一张最严密的肺炎防护网。转发给身边的家长,这个冬天,让我们用知识和行动,一起守护宝宝自由呼吸!
疫苗科普课堂
点击“在看” 转发分享
一起懂苗苗,打苗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