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31日讯 10月31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威海市“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有关情况。
“十四五”期间,威海全市民政系统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统筹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高质量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养老服务方面,围绕老有所养,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机构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优化居家服务。
在老龄工作方面,争创了首批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入选全国老龄工作联系点,建设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8处。
在社会救助方面,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立省市一体化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域”,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建设72处镇街社会救助服务转介驿站,推动建立“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服务群众12万人次。
在婚姻服务方面,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围绕 “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行了“天天办”“随时办”等七项改革措施,打造“海誓山盟·心心相印”服务品牌,积极倡树文明节俭婚俗,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在殡葬管理方面,强化殡葬公益属性,坚持“惠民、绿色、文明”,推动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全面免除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开展“减项降费优服务”活动,最大限度压减殡仪馆非基本服务项目和价格,实行遗体火化电话预约,推广“居民身后一件事”集成办。
在儿童福利方面,提高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标准,并将困境儿童全部纳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期进行体检。同时,为284名困境儿童发放助学金289.67万元。此外,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活动629场、安全教育850余场。出台困境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评估办法,入户评估315人。
在残疾人福利方面,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在办理残疾证、低保时实现“免申即享”“一次办好”。推进精神障碍康复服务,对特困、低保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免费集中收治。
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打造“威海红帆”社会组织党建品牌矩阵,建成四级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及活动场所469个,培育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538个,支持开展品牌公益项目355个,服务群众40万人次。
在区划地名管理方面,健全地名“命名、用名、扬名”体系,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布21个红色地名、10个地名文化遗产、36个地名保护名录,拍摄地名文化微电影《我家住在大海边》,讲好地名故事,弘扬地名文化。
在慈善和福彩事业方面,五年累计募集款物5.2亿元,开展慈善大病救助、困难大学生救助、中华慈善总会援助药品发放等20项救助活动,惠及群众12.37万人次。福利彩票五年累计销售17.12亿元,募集市级公益金1.85亿元,全部用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
下一步,威海全市民政系统将认真谋划好“十五五”发展规划,努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郑晨 崔洁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