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缅怀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京文先生,10月30日,在李京文先生诞辰之日,北京工业大学举行李京文院士铜像落成仪式暨“京文讲堂”首场学术报告会。李京文先生夫人余平,李京文先生女儿、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周南,平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彭鹏,校党委副书记张辉,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以及李京文院士亲属、弟子代表,经济与管理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主持。
 ![]()
周南对北工大为李京文院士立像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她表示,铜像的落成不仅为缅怀父亲提供了庄重的场所,更让家人的思念有了实在的寄托。这尊铜像,象征着李院士最为珍视的教育事业仍在延续。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父亲的遗志,始终将学问做在祖国的大地上,把个人的学习研究与祖国的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努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而持续奋斗。
 ![]()
彭鹏代表李京文院士弟子发言,他表示,李院士在学业上是老师,生活中胜似亲人,他的每一次指导,都让弟子们受益终身。他的一生不仅是工大人“艰苦奋斗、穷尽真理、锐意创新、开放包容”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深刻践行。他的雕像如一座精神灯塔,提醒大家要永远如“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朝气、向前奔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张辉在致辞中回顾了李京文院士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中的杰出贡献。他表示,李院士铜像的落成,为全校师生树立起了精神丰碑和行动标杆,希望全体师生要继承和发扬李京文院士的崇高精神,学习他胸怀家国、服务人民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师者风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将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
王伟向京文讲堂的顺利启动表示祝贺。他指出,京文讲堂的命名,承载着全体北工大人对李院士最深切的缅怀和最崇高的敬意。设立京文讲堂,不仅是为了纪念李院士的卓越贡献,更是为了传承他的学术思想,弘扬他的科学精神。希望京文讲堂以今日为起点,真正成为汇聚智慧、激发思想的学术殿堂。
 
 ![]()
余平、周南、彭鹏、张辉、王伟等共同为李京文院士铜像揭幕。
 ![]()
仪式结束后,参会嘉宾与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了“京文讲堂”首场学术报告会。周南应邀作题为“五年规划——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的专题报告。她从“不断丰富的规划内容”“日益完善的编制程序”和“与时俱进的作用机制”三大方面,系统阐述了五年规划在我们党治国理政中的关键作用。她指出,五年规划这一制度实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成就、铸造新辉煌。
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李院士等先辈学者的崇高精神和治学风范,为新时代新成就新辉煌拼搏奋斗,砥砺前行。
 ![]()
学术之路
需要思想的灯塔指引方向
人生之航
更需品格的坐标锚定价值
一位学者的选择
能映照怎样的家国情怀?
一份坚守的背后
又承载着怎样的精神力量?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
北京广播电视台《清风北京》专题报道
透过珍贵的影像与深情的讲述
一同探寻
李京文院士的璀璨人生与清廉本色
感受他将个人理想
融入国家命运的宏大叙事
体会那份
超越了学术成就
历久弥清的品格力量
 ![]()
点击图片查看节目报道
风范犹在,思念长存
今日
适逢李京文院士诞辰之日
我们谨致以最深切的追忆与缅怀
李京文院士的学术理想与人格光芒
已深深融入北工大的精神血脉
其崇高风骨将化作不竭动力
激励后辈砥砺前行
照亮一代又一代北工大人的征途
来源:北工大新闻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
文字:曹雨
摄影:张琳晗
排版:韦肖葳、徐佳铭
编辑:吕洋、韦肖葳
审核:钟嶷盛、黄荟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