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恩师王业辉复盘第二十五局
写在前面:
上周,华人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辞世,享年103岁。看了一些报道后,我才知道,先生和围棋也是很有渊源的。
他 6 岁学棋,对围棋泰斗吴清源崇拜有加。虽自嘲未得父亲 “真传”,1962 年对弈仍需被父亲让七子,但在黑白对弈中,他悟透了治学真谛。
![]()
(吴清源先生百年纪念会,左二为杨振宁先生)
杨先生认为吴老开创 “新布局” ,靠的不是花哨技巧,而是千万局对弈的扎实积累。
这位物理学家将这种围棋思维融入科研,深知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的道理。学习和做学问也一样,想靠 “技巧” 走捷径的心态,正如围棋中只图表面好看的下法,终将落败。
今天我要向你介绍的这盘棋,就是因为“华而不实”招式损失惨重,失败的一局棋,希望你能从中汲取教训。
![]()
![]()
对局双方仍然是我和鲍某棋友。
![]()
见上图,我以当年非常流行,陈祖德大师开创的“高中国流”开局,白方以二连星应对。可马上白6和8两步“拆三”就遭到王老批评。他说,不好,留下A位打入是讨厌的。
是的,拆小一点,或者分角的走法,更加符合专业棋手“谨慎”的态度吧?
![]()
然而,我并没有马上打入,而是走在了左边,见上图。神奇的是,我9、11的“拆三”却被对方毫不留情地打入了!
记得老师讲过,面对打入之后的应对分“上托”和“下托”两种。上托意在取实地,下托意在取外势。
你的老师也是这样教的吗?
实战,我走了13位的下托,想取外势。
可是,接下去19的盖被王老批评“不好,应该在20位挡下来。17和20交换,黑损”。怎么会损呢?
如果黑19在20位挡下,白从20位长出,黑不就取不到外势了吗?还是王老更看重角地?我不太明白,你懂吗?
![]()
黑棋取得小外势后,马上在21位托白角,想借势力“占点便宜”,见上图。白走22,明显不让黑联络,应对至28,王老对白不满意!
他认为28应该脱先,走在A位小尖,加强黑角。他说,这手缓了,致使白方在此落后手,让黑19一子的损失得到补偿。
的确,左下角这个局部,即使黑在28分断白棋,又能有多少所得呢?业余棋手的判断就是不太准确,局势也瞬息万变。
接着,本局“华而不实”的败着出现了!
![]()
见上图,黑31高挂白星位一子,33扳后,35再大飞出来。多么漂亮、潇洒俊逸的棋形啊!这可能是当年我学了几个“辗转腾挪”的华丽棋形后的结果。然而,它们放在这里,并没有什么用!
王老严肃批评:“华而不实的手法,促使局面恶化!”不但没用,还有反作用!他认为,31应该在△位托,“尽快生根安定”。
这几步虚头巴脑的棋,既围不了空,也不厚实,威胁不了右边两颗白子。而白棋,却实打实地加强了角地。最要命的是,黑三子还成了被攻击的“孤棋”!
形势又反转啦!
![]()
果然,白棋凛冽的攻击来了——白36跨断!如上图所示。我不知道怎么想的,在39步还退让了!
王老说,此刻应该马上在40位切断。实战被白40位接之后,黑棋上方一子被撞伤,下边的棋形还支离破碎,大损!
![]()
之后,白一串攻击,黑仓皇出逃,见上图。等黑57醒悟过来,白棋左边已经围出了“泱泱”巨空。黑棋更加落后了!
都这个时候了,黑57还这么软弱,不敢在A位攻击白棋。王老也批评说,这样的走法不是攻击!可见形势判断不准!
![]()
反观白棋,机警果断,走在58位,护住棋形,见上图。黑59仍然迟缓地爬了一手,被白棋在60位断开,左边的六子危险了!
![]()
一番缠斗下来,黑棋被杀,全局终!棋谱如上图。王老痛心疾首:“以下的作战,黑方完全没有成算,终致败局。”
可怜,又是一盘没有走到官子,中盘脆败的对局!
王老总结失败的原因:作为黑方应知道——19不好,序盘损。31以下作战方针和手法均错(在对方强的地方,应尽早安定和避免作战。)
而我觉得,是因为31、33、35三手华而不实、虚无缥缈的棋,让黑棋局势急转而下。
围棋、围棋,最终围的是“实空”,棋手在通盘都应该有实地意识。棋形再美,也得有实际价值。如同俗语说的“好看不能当饭吃”,你同意吗?
自此,王老所有的“亲笔”复盘全部整理完毕,屏幕前的你,学到了吗?感谢阅读,下期更精彩。
顺祝重阳安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